(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9日,南都記者獲悉,當地時間6日,伊朗駐沙特大使館舉行了重新開館儀式。伊朗駐沙特大使館位于沙特首都利雅得使館區,之前因兩國斷交一直處于關閉狀態,近期已整修一新。在中國斡旋下,伊朗與沙特4月6日恢復外交關系。4月24日起,南都、N視頻同題問答國際權威人士,發起“共建美好世界”線上圓桌對話,多位受訪者向南都記者講述了中國為破解人類安全困境所貢獻的中國智慧,以及踐行全球安全倡議所展現的大國擔當。
伊朗副外長比格德利(左三)沙特副外交大臣優素福(右二)等出席伊朗駐沙特阿拉伯大使館復館儀式。新華社發
沙特與伊朗2016年斷交。在中國斡旋下,沙特和伊朗兩國代表2023年3月6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對話,中沙伊三方簽署并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沙伊雙方同意恢復外交關系。4月6日,沙伊雙方簽署聯合聲明,兩國宣布即日起恢復外交關系。
當地時間6月6日,伊朗駐沙特大使館舉行了重新開館儀式,伊朗副外長比格德利、沙特副外交大臣優素福等兩國官員出席。比格德利在復館儀式上說:“我們認為今天是伊朗和沙特關系中一個重要日子,兩國合作進入了新時期。”
中國推動伊朗與沙特復交贏得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與贊許。延世大學名譽教授、韓國世宗研究所前理事長、韓國前總統統一外交安保特別助理文正仁,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沙伊“北京協議”的達成是中方對全球安全倡議的一次生動實踐。
南非外交部副總司長、南非金磚國家事務協調人阿尼爾·蘇克拉爾向南都記者表示,全球安全倡議的提出,對改變當前國際社會環境至關重要。他指出,目前全球局勢面臨嚴峻挑戰,國際社會亟須構建一個兼顧各方訴求、包容各方利益的國際和區域安全格局。“中國身體力行作出表率,為維護和實現全球安全注入信心和動力。”
采寫:南都記者 翁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