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集團貝瑞德:不參與不健康競爭,業務盈利能力最重要

2023-07-08 19:28:03

“中國市場正面臨著市場過熱的局面,在這種環境下,大眾集團致力于實現業務的持續增長,但不追求不惜一切代價的增長。”7月6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在2023中國汽車論壇上如是說到。

貝瑞德在發言中提出了“2030目標”,即2030年,大眾汽車集團將推出共計17款全新燃油車型,將有不少于30款純電動車型。并將進一步深化“在中國,為中國”戰略。

未來,大眾集團會以“2030目標”和“在中國,為中國”作為戰略,緊跟中國市場發展趨勢,更努力、更快速地“鍛煉”自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燃油+電動,雙管齊下

“我們將繼續發揮在燃油車市場中的優勢。今年,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燃油車市場的份額從18%提升到了20%。”貝瑞德表示。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

很顯然,作為一家海外傳統車企,大眾集團并未放棄燃油車業務,這一策略與其燃油車市場份額有關。數據顯示,2022年,大眾集團中國市場交付量為318萬輛,其中燃油車占比為93.51%。

在大眾集團計劃中,到2030年,大眾汽車集團將推出共計17款全新燃油車型。未來幾年,將通過新款途觀、速騰、邁騰、及奧迪Q4和Q8等新車型強化產品陣容。

在貝瑞德看來,盡管燃油車市場總體規模在縮小,但大眾集團憑借自身規模和成本優勢,仍保持可觀的盈利。

論壇上,貝瑞德給出了一組數據。預計今年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將超過30%,到2025年這一比例將超過50%。預計到2030年,中國汽車市場年銷量將增長至2800萬到3000萬輛,其中新能源車型占比將達74%,純電動車型的占比將超過55%。

基于對中國市場趨勢的判斷,大眾集團在發揮燃油車市場優勢的同時,同樣重視新能源汽車的布局。一方面是推動混合動力技術的發展,逐步將燃油車型向插電式混動動力車型轉變。

另一方面是加速純電動產品攻勢,至2030年,大眾集團旗下品牌將有不少于30款純電動車型。

具體到品牌,大眾汽車品牌將在大眾安徽投產出口歐洲市場的純電動車型Cupra Tavascan,還有一款新車型將于2024年下線。奧迪將在2025年和2026年推出三款新車型,位于長春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也將于2024年底投產。貝瑞德表示,新車型將進一步強化我們在快速增長的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地位。

“大眾中國成為集團第二總部”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正逐步成為集團的第二總部。”貝瑞德表示大眾汽車正快速拓展本土開發實力。

中國市場是大眾汽車集團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同時中國消費者對于智能網聯汽車的需求更高。基于“在中國,為中國”戰略,大眾集團將更加注重本土技術的開發。

不久前,大眾集團宣布在中國成立一家全新的研發公司——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新公司將成為集團在德國總部以外最大的研發中心,聚焦先進的電動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的開發。未來,將有超過2000名研發人員在此從事新產品的研發。同時,集團旗下軟件子公司CARIAD中國的軟件專家將由2022年的800人擴充到約1200人。

值得一提的是,CARIAD同樣與本土企業建立合作。去年10月,CARIAD與自動駕駛芯片公司地平線成立合資企業,共同開發全棧式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解決方案。4月,CARIAD宣布與知名智能操作系統產品和技術提供商中科創達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此外,大眾集團在中國市場布局還涉及動力電池,以便能夠快速提升電池性能,并大幅降低成本。2021年,大眾集團收購電池制造商國軒高科約25%的股份,未來將通過國軒高科生產標準電芯。

根據貝瑞德介紹,通過大眾集團的投資以及合作,新產品和技術的開發周期將縮短約30%。未來,大眾汽車在中國將被賦予了更多的自主權和決策權。

盈利比數量增長更重要

6月大眾汽車集團資本市場日活動中,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博穆(Oliver Blume)首次提出了“價值高于數量”的原則。即創造可持續的價值放在首位,而非數量增長。

可持續、可盈利價值創造的優先級置于數量增長之上。此次,貝瑞德則闡述了這一原則在中國市場的具體實踐。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有超過120家汽車制造商,2022年行業在售的新能源車型達到了383款,2023年推出了約150款新車型,一百多個乘用車的品牌在新能源領域里面盈利的只有寥寥少數。

分析人士表示,近年來進入電動汽車市場的初創企業,有約80%正在或即將退出市場,或者迫切地需要新的資本投入。

在貝瑞德看來,許多汽車制造商由于缺乏其它業務的支撐,高度依賴純電動汽車業務。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高昂的動力電池價格使他們面臨著嚴峻的經濟壓力。

“業務的盈利能力是最重要的。”貝瑞德認為即使目前環境充滿挑戰,大眾汽車集團仍致力于實現業務的持續增長,不會為了實現短期的交付量增長而參與不健康的市場競爭。

中國汽車產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新能源汽車年產銷將接近千萬輛,市場滲透率已經超過30%。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貝瑞德把中國比作大眾集團的“健身中心”,通過對中國市場的戰略,快速“鍛煉”自身。從而跟進市場,完成向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轉型。

關閉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