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為何又在上躥下跳

2023-06-09 14:34:02

這些天,隨著烏克蘭軍隊在頓涅茨克和扎波羅熱的多個地區再次發動大規模進攻,關于烏克蘭是否已正式開始“反攻”的猜測充斥媒體報道。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在被記者問及“反攻是否會奏效”時沒有回答,只做了一個食指和中指交叉的手勢——在美國,它表示“祈求好運”。


(相關資料圖)

美國有線衛星公共事務電視網(C-SPAN)視頻截圖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柯比此前則稱,美國及其盟友向烏克蘭提供的武器裝備已滿足烏方發動反攻的需求。

他強調,隨著軍事行動的繼續,烏軍需要不斷補充武器彈藥,“我們必須準備好隨時支持他們。所以,我們準備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里繼續做很多事情”。

烏克蘭國家通訊社網站報道截圖

“我們還沒準備好打敗俄羅斯的進攻”

為了幫助烏克蘭反攻,美國確實“做了很多事情”,讓沖突無限延長的遞刀拱火一刻沒停。

就在幾天前,美國剛剛宣布了價值3億美元的最新一筆對烏軍援。

包括這次在內,自去年2月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以來,美國兌現的對烏軍援總額已超過376億美元。

美國國防部官網截圖

如此拱火,當然是為了讓烏克蘭在戰場上盡快取得突破。因為挑起這場危機的北約,很快就要在立陶宛召開紀念其成立75周年的“歷史性峰會”了。

近日,曾深度參與當年烏克蘭“顏色革命”的美國副國務卿維多利亞·紐蘭在連線參加“基輔安全論壇”時公開宣稱,烏克蘭的反攻行動“將與定于7月11日舉行的北約峰會等活動同步推進”。

她還毫不隱諱地承認,近半年以來,華盛頓一直在幫助烏克蘭策劃反攻計劃。

“你們在計劃反攻,而我們在近四至五個月里一直與你們一起進行這方面工作。我們已經開始與烏克蘭政府和在基輔的朋友,包括民間層面和軍事層面,討論烏克蘭的長期未來。”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截圖

事實上,為了在7月北約立陶宛峰會前做出些“成績”,美國不僅強拉已經被這場危機耗盡家底的歐洲盟友繼續向烏克蘭輸送武器,更是主導北約這個“冷戰工具”加緊制定著“長遠規劃”。

有美媒近期援引未公開文件披露,北約已針對“可能與俄羅斯發生的武裝沖突”制定一份數千頁的計劃,該計劃將在7月北約峰會上獲批,并在未來幾年付諸實施。

美國《新聞周刊》報道截圖

而早在去年,北約就決定把在靠近俄羅斯的“北約東翼”部署的快速反應部隊規模從冷戰時期的4萬人大幅增加到30萬人以上。

路透社報道截圖

該計劃也將是7月北約峰會討論的重點之一。

不過有美媒分析稱,要通過如此大規模的增兵計劃,北約必須說服個別國家貢獻各種要素,包括士兵、訓練、更好的基礎設施以及大量昂貴的武器裝備和彈藥。

“這意味著需要進行大量的協調和哄騙”,這個過程會很棘手。而且,由于各國庫存彈藥不足,并非所有北約盟國都會響應這個新計劃。

美國《政治報》網站報道截圖

美國前駐歐洲陸軍司令本·霍奇斯也認為,北約把快速反應部隊增加至30萬人以上的目標“非常具有挑戰性”,“這顯然需要時間,且成本高昂”。

他還進一步警告,由于沒有能夠快速向東部移動的部隊和武器裝備,北約尚未準備好與俄羅斯作戰。

美國《星條旗報》報道截圖(題圖為霍奇斯)

“北約在非西方世界普遍不被信任”

北約的尷尬還不止于此。

據悉,目前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的首要任務就是,在7月北約峰會前“突擊”讓瑞典正式入約,但土耳其和匈牙利至今未予“放行”。

北約內部有人擔心,如果各國無法在“7月11日的最后期限”前就瑞典入約達成一致,將向對手“釋放危險信息”,那就是“西方聯盟中存在薄弱環節”。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看似板上釘釘的瑞典尚且無法輕松入約,美國和北約一直爭取的烏克蘭想入伙更是難上加難。

斯托爾滕貝格在本月初的北約外長會召開前再次放話稱,“北約的大門始終向烏克蘭敞開”。

不過,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明確表示,北約不能接受正處于戰爭狀態的新成員。

美國《新聞周刊》報道截圖

與此同時,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在歐盟會議上排除了北約成員國在7月北約峰會上就烏克蘭入約問題達成協議的可能性。

馬克龍還再次對北約堅持拱火烏克蘭危機提出質疑:到底想談還是想打?

“未來幾個月內,如果有一個與俄羅斯就烏克蘭危機進行談判的時間窗口,那我們就必須與俄方進行談判,除此之外別無選擇。否則,我們只會把自己推向一個難堪的境地。”

英國《衛報》報道截圖(題圖為馬克龍)

雖然內部分歧多多,但北約在美國的主導下,顯然已不滿足于“維護歐洲安全”。

作為美國的工具,北約自冷戰結束以來一直在隨著美國霸權觸角的延伸而拓展著自己的“使命”。而拉攏日本拼湊“亞太版北約”正是其重中之重。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近日證實,盡管日本尚無以成員或準成員身份加入北約的計劃,但正在考慮在日本開設亞洲第一個北約聯絡處。

路透社報道截圖

針對日本加緊與美戰略捆綁引狼入室的圖謀,日本各界和廣大亞太國家普遍表示反對。

在日前于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會期間,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多國高層都表示不愿看到亞太出現“新冷戰”。

有媒體指出,北約在日本開設聯絡處或將是北約進一步插手亞洲安全事務的第一步。雖然北約希望冒險進入亞太,但它“在非西方世界普遍不被信任”。

《南華早報》報道截圖

而在此問題上,早就斷言“北約腦死亡”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再次成了第一個唱反調的北約大國。

有媒體援引知情官員的消息說,馬克龍明確反對北約在日本開設聯絡處,認為北約不應將其勢力范圍擴大到北大西洋以外,否則“將鑄成大錯”。

英國《衛報》報道截圖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回應表示,亞洲不是北大西洋地理范疇,也不需要建立所謂“亞太版北約”。

“大部分地區國家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十分明確,反對在地區拼湊各種軍事集團,不歡迎北約把觸角伸向亞洲,不接受把陣營對抗復制到亞洲,不允許任何冷戰熱戰在亞洲重演。”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策劃丨王堅

記者丨單姍

編輯丨林維

簽審丨王堅

監制丨關娟娟

關閉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