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貿試驗區機場片區推動改革創新措施落地見效:以改革動力為企業發展賦能

2023-07-11 10:16:50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位于天津自貿試驗區機場片區的龐巴迪(天津)航空服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飛機檢修。本報記者 周偉攝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記者走進天津自貿試驗區機場片區,感受其推動各項改革創新措施落地見效的生動實踐。

天津自貿試驗區機場片區推動離岸貿易創新發展,創新建立“外匯管理部門+屬地行政主管部門+商業銀行+離岸貿易企業”四方聯合現場辦公的“天津模式”,創新推出“離岸貿易+跨境電商”業務模式,目前已推動高利爾、SEW、中墾國邦、雪佛龍潤滑油等多家企業開展離岸貿易業務,業務結算金額超9300萬美元。

近日,天津瑞侃熱控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銀行保稅區分行就離岸貿易業務形成結算方案,瑞侃熱控已完成對新加坡公司的首筆結算,合計金額67萬美元。此單業務是離岸貿易“天津模式”支持“海外工程承包”的又一案例。截至目前,離岸貿易“天津模式”已覆蓋“集團采購”“大宗商品離岸貿易”和“海外工程承包”三個業務領域,拓面顯效惠及多家企業,已完成業務結算超過30單。

如今,離岸貿易“天津模式”正在拓面顯效。天津港保稅區自貿工作局副局長張寧介紹,伴隨離岸貿易“天津模式”復制推廣力度的不斷加大,目前,雪佛龍(天津)潤滑油有限公司、愛信食品有限公司、嘉里糧油(天津)有限公司、天津渤海石化有限公司等多家天津港保稅區企業均表示有相關業務需求,天津自貿試驗區機場片區也第一時間與企業對接,根據企業實際需求設計結算方案。

此外,在推動保稅維修再制造產業發展方面,天津自貿試驗區機場片區持續打造航空制造、維修、再制造一站式服務基地,空客A320飛機總裝、龐巴迪、古德里奇等60多個龍頭項目落戶,是歐洲之外最大的空中客車生產基地和亞太地區重要的航空制造維修基地。近年來,這里已經成為我國保稅維修再制造業務門類最全,業務模式最豐富,相關標準、政策制度創新最多的地區。截至目前,累計已有空中客車、海特飛機、龐巴迪、古德里奇、同方威視、遠昌集裝箱等12家企業獲批開展保稅維修再制造業務。

位于天津自貿試驗區機場片區的龐巴迪(天津)航空服務有限公司是龐巴迪公務機全球第八個OEM維修中心,主要開展中國及亞太地區的龐巴迪公務機維護、維修和大修服務。目前龐巴迪天津已具備龐巴迪現有機型的全部維修能力,持有中國(CAAC)、歐盟(EASA)等九個維修許可,維修能力涵蓋40個國家和地區,可為龐巴迪全平臺飛機提供最高至240日歷月或30000飛行小時的深度大修以及航線、部件維修和緊急支援服務。“最初企業每年只能維修6架飛機,產值不到1000萬元人民幣。去年企業維修了近30架飛機,產值也達到5000多萬元人民幣。”龐巴迪(天津)航空服務有限公司航材經理劉先超說。

“近年來,天津港保稅區堅持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制定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1.0至4.0版,累計推出151項優化改革措施,企業總體滿意度提升至96%,連續2年在第三方模擬世界銀行標準實施的評估中取得80分以上的成績,達到全球營商環境前20位水平。”天津港保稅區政務服務辦副主任蔡宇辰說。(津云新聞編輯劉穎)

關閉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