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李姍姍
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一輛密閉式垃圾轉運車緩緩駛近浙江春暉環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春暉能源”)垃圾焚燒發電廠,將滿載的生活垃圾傾倒進垃圾庫。
【資料圖】
中央控制室內,春暉能源的工作人員通過數字化平臺在線監測垃圾處置過程,通過回收焚燒﹑余熱利用、煙氣處理、自動控制、發電供電等一系列操作,讓生活垃圾“變廢為寶”。
每天,來自上虞經開區的生活垃圾、污泥、生物質在焚燒爐里浴火重生,燃燒產生的熱能、清潔電能再輸送給千家萬戶,實現了資源的回收再利用。
春暉能源便是承擔著全區生活垃圾資源化無害處理任務的企業之一,其進行固廢處理的同時,還為區內企業提供電力和熱能。
6月12日,春暉能源向上交所主板遞交了上市申請,公司擬募資6.91億元,用于高溫高壓節能技改工程、污泥焚燒發電工程污泥干化系統技改等項目。
不過,因春暉能源業務區域性較強,公司客戶拓展有局限性,導致客戶較為集中。同時,為加強與當地企業的合作,春暉能源還用股權關系作為紐帶,與企業綁定,這也造成了公司關聯交易占比較大的問題。
梳理股權關系,春暉能源背后有楊氏家族祖孫三代,其中實控人之一擁有一家創業板公司春暉智控(300943.SZ),總市值為32億元;二股東為浙江當地上市公司新和成(002001.SZ),總市值478億元;還有上虞區國資委在公司IPO前入股,春暉能源的股東陣容頗為豪華。
一、“爺孫三代”齊上陣
春暉能源是一家祖孫三代齊聚的家族企業。
楊言榮、楊言中、楊廣宇、楊晨廣及楊銘添為公司共同實際控制人。其中,楊言榮與楊言中為兄弟關系,楊廣宇、楊晨廣是楊言榮之子,楊銘添是楊廣宇之子。
2004年,在楊銘添僅6歲時,春暉能源就已經誕生,如今楊銘添長大成人,也成了公司的一份子。
持股上,楊言榮、楊廣宇、楊晨廣與楊銘添通過第一大股東春暉集團間接持有公司44.52%的股份;楊言中直接持有公司12.49%的股份,通過員工持股平臺上虞春成間接持有公司1.52%的股份,合計持股14.01%。5人通過直接及間接方式合計持有公司58.53%的股份。
職務上,楊言中是春暉能源董事長、總經理;楊廣宇擔任公司董事。
楊家人都很有商業頭腦,從實控人簡歷上可見一斑。
資產版圖最廣的是現年75歲的楊言榮,旗下存續狀態的企業有16家,涉及制冷、房地產、銀行、陶瓷、健身、合成材料制造、電子器件制造等多個行業。目前,擔任春暉集團、浙江春暉創業投資董事長,以及上海春暉制冷、江西華意房地產、浙江春暉復合材料、紹興市上虞區春暉置業、上虞華閏小額貸款、浙江上虞農村商業銀行等8家公司的董事。
其次是他的大兒子楊廣宇,旗下已擁有一家上市公司春暉智控,于2021年2月登陸創業板,從事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其為該公司實控人、董事長,楊銘添大學畢業后就在春暉智控任職。若春暉能源此次IPO成功,楊廣宇旗下將再添一家上市公司。
此外,楊廣宇還是川崎春暉精密機械、浙江春暉淺越金屬材料、上海世昕軟件、浙江春暉塑模等多家公司董事長,以及春暉集團、紹興春暉精密機電等公司董事。
2020年-2022年,春暉能源現金分紅分別為3780萬元、1.19億元、6928萬元,三年現金分紅累計2.26億元。按持股比例來算,楊言榮家族三年分紅1.32億元。
二、國資及上市公司坐鎮
除了楊家祖孫三代,春暉能源背后還有三股力量“坐鎮”。
公司第二大股東為浙江當地上市公司新和成。春暉能源的前身春暉有限最初成立時,就由春暉集團、新和成分別出資2160萬元、1440萬元;2005年4月,兩大股東對春暉有限實施了第一次增資,將公司的注冊資本由原來的3600萬元增加至7200萬元。
此后,新和成未再有增資動作,僅在2010年轉讓了股份股權,目前在春暉能源持股29.93%。
資料顯示,新和成主要從事原料藥、食品添加劑、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此前投資春暉能源意在與春暉集團合作投資上虞熱電項目。據新和成年報,春暉能源是其旗下重要的聯營企業,2022年末,新和成對春暉能源的長期股權投資余額為2.4億元。
公司第八大股東為三花控股,持股比例為1.48%,該公司為上市公司三花智控(002050.SZ)的控股股東,持股47.92%。三花控股入股春暉能源是在2022年1月,其以9.3元/股的價格認購公司128萬股股份,投資了1190.4萬元。
與三花控股同時入股的,還有國資股東,彼時,上虞國投、上虞水務集團也分別投資了3720萬元、1860萬元;同年2月,上虞杭州灣經開控股通過受讓上虞國投、上虞水務集團的股份入股,受讓股權價款為1395萬元。上虞國投、上虞水務集團、上虞杭州灣經開控股在春暉能源分別持股3.46%、1.73%、1.73%。
新增的三家股東均為上虞國資委旗下,其中,上虞國投為上虞國資委持股100%的國有控股公司;上虞水務集團由上虞國投全資持股;上虞杭州灣經開控股則由上虞國資委、上虞國投分別持股80%、20%。
三、用股權換業務,關聯交易占比高
招股書顯示,春暉能源是一家集垃圾、污泥、生物質等固體廢物處置于一體進行可再生資源利用,以熱電聯產方式生產和供應清潔能源的企業。
截至2022年末,公司共有7臺焚燒爐在用和1臺焚燒爐在建,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72MW,鍋爐總額定蒸發量585t/h,對外供熱能力350t/h;同時能夠實現日處理1000噸垃圾、日處理污泥750噸和年處理生物質30萬噸的固體廢物處置能力。
2020年-2022年,春暉能源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3億元、4.71億元、6.03億元,復合增長率為35.19%;凈利潤分別為1.68億元、1.34億元、1.66億元;扣非凈利潤6906.41萬元、1.34億元、1.63億元,復合增長率為53.72%。
具體業務上,報告期各期,春暉能源的供熱和供電業務實現收入分別2.6億元、4.2億元、5.48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達79.72%、89.9%、91.39%;此外,公司垃圾處置服務、污泥處置服務業在各期貢獻了1成左右的收入。
上文提及,新和成投資春暉能源的目的是為了新和成上虞公司的供熱,因此,二者之間的關聯交易不可避免。
報告期內,春暉能源與新和成旗下四家子公司產生的交易被劃分為重要關聯交易,各期雙方之間產生蒸汽、垃圾污泥處置款等分別為5989.73萬元、7047.99萬元、1.07億元,占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8.16%、14.95%、17.69%。
而春暉能源銷售給新和成的產品價格要略低于其他企業。2020年-2022年,公司提供給新和成上虞公司低壓蒸汽的單價分別為157.45元/噸、217.59元/噸、260.73元/噸;與公司另一家客戶新天龍集團的銷售單價分別為157.73元/噸、221.65元/噸、263.23元/噸。
實際上,作為一家主要服務于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企業,春暉能源的區域屬性較強,用股權關系加強與當地企業的業務聯系,春暉能源不止這一例,除了新和成以外,還有上虞國資委。
在股權上,上虞國資委持有春暉能源的股份;業務上,公司可以向其采購生產必須的商品和服務。
報告期內,春暉能源向上虞國資委旗下全資控股的紹興市上虞區供水有限公司、紹興市上虞區水務環境檢測有限公司、紹興市上虞區水處理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紹興市上虞區水環環保科技以及紹興市上虞樂居物業服務有限公司采購水費、檢測維護費、污水處理費、材料、檔案代理服務費等合計有740.37萬元、469.7萬元、357.54萬元。
四、大客戶IPO前注銷,應收賬款占比40%
從事固體廢物處理業務,春暉能源跨區擴張并非易事,因此,公司服務的客戶也主要集中于上虞經開區。而業務擴張有限,也導致春暉能源一定程度上較為依賴大客戶。
2020年-2022年,公司向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分別為2.65億元、3.7億元、4.8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0.36%、78.5%、79.87%。
其中,上虞供電公司在2020年-2021年均為春暉能源第一大客戶,報告期內各期的銷售金額為7309.87萬元、1.01億元、9987.97萬元,占比達22.16%、21.48%、16.56%。
招股書顯示,上虞供電公司全稱為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紹興市上虞區供電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10日,為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旗下一家分公司。而上虞供電公司原為國網浙江紹興市上虞區供電有限公司,該公司于2022年3月注銷,因此相關業務才由上述分公司承接。對于原公司注銷的原因,春暉能源給到的解釋為因電力系統內部調整。
上虞供電公司原公司在春暉能源IPO前突然注銷,而公司來自上虞供電公司的應收賬款也一直居高不下。
報告期內,春暉能源來自上虞供電公司的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2123.07萬元、3079.92萬元、5363.16萬元,占公司應收賬款余額的比例分別達26.01%、30.05%、40%。
2020年-2022年,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8163.61萬元、1.02億元、1.34億元。其中,賬齡超過1年以上的應收賬款各期分別為310.95萬元、1995.85萬元、3837.33萬元,占應收賬款余額的比例分別為3.81%、19.48%、28.62%,逐年升高,而這主要是上虞供電公司應收款項。
對此,春暉能源解釋稱,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是公司已納入可再生能源補助目錄的項目適用《關于完善農林生物質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等關于電價補貼的規定,但存在電價補貼款項較長時間還未收到的情況。
而較長時間未收到應收賬款,容易發生壞賬的可能,報告期各期末,春暉能源分別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423.73萬元、643.1萬元、1154.32萬元。
附:春暉能源上市發行的中介機構清單
保薦機構: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主承銷商: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人律師:國浩律師(杭州)事務所
審計機構: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評估機構:銀信資產評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