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跟味精,哪個對高血壓危害大?

2023-06-20 06:03:34

如果要問“鹽和味精”,哪個對高血壓的危害更大,答案還是比較明確的,在高血壓患者中,受到吃鹽太多影響的人要占比更高,而味精對于高血壓是否會產生影響,主要還是應該看攝入量的問題。


【資料圖】

不管是味精還是鹽,對血壓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是“鈉”

我們之所以要強調高血壓患者要“控鹽”,其實主要說的還是鹽中的“鈉”離子。鈉是我們人體中不可或缺的一種金屬元素,它既能夠維持人體的正常滲透壓,也能夠維持細胞膜電荷的穩定性,因此,人體中的鈉離子保持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不管是鈉過低還是過高,都會引起嚴重的代謝紊亂問題。

食鹽的化學名是氯化鈉,長期的高鹽飲食攝入,會導致鈉的攝入過量,鈉在體內的過量,會從多個方面影響我們的血壓平衡,過多的鈉攝入,身體為了維持正常的滲透壓,就要存儲更多的水為來維持平衡,這樣就會導致水鈉潴留,而水鈉潴留會導致血容量,心輸出量,以及細胞外液量的增加,從而導致血管壁承受更大壓力,血壓出現升高。

除了水鈉潴留以外,過多的鈉離子的攝入,還會導致交感神經活性的增加,自主神經的平衡性被打破,同樣也會心率加快,血管收縮,導致血流阻力增加,血壓升高的問題。

過量鈉的攝入,還會導致腎臟排泄功能受到影響,腎臟排鈉功能下降的情況下,就更會導致鈉在體內的聚集,進一步增加血管對于血管緊張素等的反應性,從而導致血壓的升高。

因此,長期高鹽飲食導致的過量鈉攝入,導致血壓升高的機理是多方面的,也是很明確的,有研究發現,每天多攝入1g鹽,可以是舒張壓平均升高1.95mmhg,而收縮壓則會平均升高2mmhg。

因此,不管是食鹽還是味精,如果說說吃多了會影響血壓,主要指的還是其中的“鈉”離子。

比起味精,食鹽的過量攝入,是導致血壓升高主要風險因素

對比這兩種日常常見的調味品,都是含鈉的化學物質,說起來還是鹽對于血壓的影響更大。

我們先從分子占比來說起,食鹽的化學名是氯化鈉,其分子量為58.5,其中鈉離子的占比為39.3%,而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其相對分子量為169,其中鈉離子的占比為13.6%,因此,從Na離子的占比來說,一袋500g的食鹽中鈉的含量高達196g多,而同樣的一袋500g味精,其中含鈉的量僅為68g左右。

而在日常用量上,食鹽和味精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兩種調味品,食鹽調味通常放的量較大,而味精作為一種增鮮劑,往往放一點點就可以,如果同樣是500g,一袋鹽我們可能兩個月就吃完了,而味精則可能吃的要慢的多。

所以說,從對于鈉的貢獻量上來說,食鹽為人體提供的鈉的多少,與少量味精提供的鈉的量,往往是沒有可比性的,要說對血壓升高起到主要影響作用的調味品,我們主要說的還是鹽。

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控鹽

在我國高血壓患者中,特別是北方一些地區,口味重的一些朋友,有很大一部分的朋友,血壓的升高,與長期的高鹽飲食有著密切的關系,特別是有些朋友在高鹽攝入后,會出現血壓明顯進一步升高情況的,就更應該多加注意,做好控鹽。

通過我們的介紹大家可以明白,我們所說的控鹽,主要指的是控“鈉”。因此,對于高血壓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低鹽飲食,我們給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每天的炒菜用鹽一定要少放,適量的放,吃的清淡點,慢慢控制減少鹽的食用量,有時候對于血壓控制有很好的作用。我們經常強調6g鹽的概念,實際上,即使每天吃5g鹽,也是完全可以滿足身體所需的。6g鹽是多少呢?很多朋友沒有概念,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要么買個可以量鹽的專用調料勺,要么用我們日常生活中普通啤酒瓶的瓶蓋,去掉里面的墊片,平平的一蓋子鹽,大約就是6g鹽,大家不妨做個參照。6g鹽的概念,如果折合成鈉,大約為2.3g左右,我們每天控制鹽攝入在6g以內,也不要僅僅盯著我們的炒菜用鹽,實際上,其他的一些咸味的調味品,比如醬油,蠔油等,還有味精等調料,都是含有鈉的,我們控鹽,從調料方面,我們應該綜合控制用量,如果少加鹽而多加醬油等調味品,或許攝入的鈉更多!除了調味品以外,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方面都會讓我們攝入更多的鈉,比如一些零食中,就含有大量的鈉,而在很多飲料,加工肉制品,咸菜,醬菜,加工豆制品等中,也都可能含有豐富的鈉,因此,如果想要嚴格控鹽,這些方面,也都要多加注意。

因此,如果您是高血壓患者,平常吃飯又吃的太咸,或者日常生活中攝入的鈉過多的話,不妨多試試從上述多個方面加強下鈉攝入量的控制,嚴格控制低鹽低鈉的攝入,不但有利于高血壓的降低,還會讓高血壓的控制變得更加容易,更加穩定,何樂而不為?

關閉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