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后,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以來,電力便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事物。 從現實生活中可以發現,小到個人生活,大到工業生產,都需要依靠電力來維持。 只不過電力并不會平白無故的產生,節約用電的理念也是眾人皆知。
正是因為電力的生產需要一定的成本,所以不管是人們生活中用到的電,還是企業工廠用到的電,都是需要自己付費的。然而,有一個情況可能比較引人注意,那就是道路兩側的路燈數不勝數,而 這些路燈基本上都是免費開著。那么這些路燈的電費到底是誰來支付的呢?
(相關資料圖)
路燈是城市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基礎設施 ,基本上從天還沒有完全黑到天亮之際,路燈都是一直開著的。雖然路燈的存在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關于路燈的電費支出這一塊,人們確實比較疑惑。
其實,現在大部分路燈都屬于LED路燈,而這種路燈最顯著的一個優點就是可以節能,而且壽命也會更加的長。當然, LED燈基本上在2010年之后才開始普及,在此之前基本上都是用高壓鈉燈來作為路燈的。
高壓鈉燈的使用壽命短,相關部門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大規模的更換高壓鈉燈,所以 高壓鈉燈為政府的財政支出帶了不小的壓力 。LED燈出現之后,其優點被廣為傳之,最后成為了主要的路燈。
相比于高壓鈉燈來說,LED路燈帶來的經濟壓力就沒有那么大,相關部門的財政支出也可以得到縮減。只不過雖然少部分的LED燈帶來的支出或許不怎么起眼,但 要知道,隨著社會的不斷,建設路燈的數量也越來越多。
據了解,就目前而言, 我國的路燈數量超過了3000萬,僅是路燈方面的用電量就可以達到每日9000萬度。 這些電量如果按照0.6元的標準來計算,那么就是5400萬元。可想而知,如此龐大的開支帶來的經濟壓力是十分明顯的。
有過觀察的人應該都發現,城市的路燈建設十分密集,尤其是經濟越發達的城市,路燈的普及率就越高。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人就認為,既然路燈帶來的電費支出如此之多, 為什么不根據具體的情況縮減路燈的數量呢?
路燈作為重要的基礎設施,它的建設勢必存在一定的現實需求。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道路來往的車輛越來越多,不僅有汽車,還有電動車等。而且城市道路兩側的汽車也是晝夜川流不息,如果是白天可能還好,但 到了晚上,如果沒有足夠的光照,那么司機駕駛的視線盲區可能就會更多,從而增加交通事故的出現率。
所以從根本上來說, 不斷普及路燈建設還是為了更好的保障人民群眾的安全。 當然,路燈的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我國不斷增強的經濟實力,畢竟如果經濟薄弱的話,也沒有那么多的能力來普及路燈。那么究竟是誰來承擔如此龐大的路燈開支呢?
眾所周知,家用電和企業用電的電費標準并不一樣,而負責電力生產的企業僅僅依靠家用電和企業用電,其實根本回不了本。而 每一年國家對電網公司給予的補貼也是非常巨大的一筆開支,除此之外,還有國家撥款的專項市政建設費用。
由此可見, 路燈所產生的大部分費用都是由國家來承擔的 ,不僅如此,人們生活中用到的電和企業生產過程中所用到的電,也有一部分是由國家承擔的。雖然這些費用前前后后加起來是一筆無法想象的開支,但一切的根本都是為了方便老百姓的生活,并且 現在的我國也確實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來不斷完善社會基礎設施的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節能理念的不斷倡導,最近幾年,一些新型路燈的普及率得到了相當程度的提高,比如 太陽能路燈。
太陽能作為可再生資源,它的轉化成本也沒有那么高,一塊小小的太陽能板在白天充分吸收太陽能之后,到了晚上基本上就可以滿足一整夜的照明需求。通過相關計算來看,一盞太陽能路燈可以節省0.2度電,而 隨著太陽能路燈的不斷普及,太陽能路燈在節約用電和節省電費方面產生的貢獻勢必不容小覷。
更重要的是,在如今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之下,太陽能路燈也會更加的環保。就我國來說,太陽能資源雖然存在時空分布不均的現象,但總體的太陽能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在 這些符合條件的地區建設太陽能的路燈,就可以緩解電力緊張的問題。
要知道,雖然我國的電力生產有著多元化的趨勢,但目前依舊 以火力發電為主 。火力發電就需要足夠的煤炭資源作為支撐,而煤炭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并且 在將煤炭資源轉化為電力的過程中,可能就會出現廢渣、廢氣污染排放的問題。
所以如果能夠充分 普及太陽的路燈,那么就有利于我國的電力多元化,減少對煤炭資源的依賴度, 也減少轉化煤炭資源所帶來的環境污染以及資源過度消耗的問題。
除此之外,我國最近幾年還在不斷加強 智能路燈 的研發。所謂的智能路燈主要是依托于現代科學技術, 通過智能控制系統,根據時間段的不同以及需求的不同而改變路燈的強弱和亮度。 這樣一來,也可以起到節約資源的目的。
從總體上來說,雖然人們對道路兩側的路燈已經司空見慣了,但成千上萬的路燈加起來的建設成本和所產生的電費支出是十分龐大的。而為了照顧老百姓的生活,這些支出基本上都是由國家一力承擔,包括人們生活中所用到的電,也不過是象征性的收費。 因此人們在生活中應該落實節約用電的理念,為可持續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