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陳幫華:商業市場與分銷業務變革初見成效,助中小企業數字化星火燎原

2023-04-23 11:31:54

C114訊 4月21日專稿(蔣均牧)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市場上數量最為龐大、最具活力的那一群。然而,在當下的數字化轉型大潮中,他們卻往往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進度相對緩慢,甚至望而卻步。


(相關資料圖)

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多支持與幫助,ICT頭部廠商顯然責無旁貸。實際上,被全球700多個城市、267家世界500強企業選為數字化轉型合作伙伴的華為,已經著眼于此采取了一系列變革措施,包括于2022年底成立了專門負責全球商業與分銷業務的組織,加大中小企業市場的投入,系統性構建“研發、營銷、銷售、供應、服務”能力。今年的世界移動大會上,還面向全球發布了中小企業業務戰略。

那么到目前為止,這個新成立的組織做了哪些事,其變革進展和效果如何?面向未來,又有著怎樣的戰略規劃與目標?2023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期間,華為企業BG商業與分銷業務總裁陳幫華與C114等媒體作出了詳盡分享。

直擊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難點

“數字化”無疑是近年來全社會、全行業的共識和熱點。數字化轉型能夠幫助企業實現“提質、增效、降本、綠色、安全”等目標,進而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的主動權。伴隨ICT技術的升級迭代和后疫情時代的到來,這樣的趨勢正日益凸顯。

中小企業是各國經濟主體之一,在繁榮經濟、促進就業、推動創新等方面均發揮著重要作用。據統計,我國中小微企業已超過4800萬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營業收入占比超過2/3。不少中小企業迫切希望擁抱數字化,建立起在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優勢地位。然而,相比大型企業的熱火朝天,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卻并不好走,往往呈現出“雷聲大、雨點小”的局面。

抽樣調查顯示,目前我國89%的中小企業尚處于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探索階段,僅有3%進入深度應用階段。究其原因,中小企業自身數字化能力普遍較弱,本地缺乏專業的數字化產業人才和IT服務獲取難;數字化預算有限,見效周期長,在生存壓力下多存在成本顧慮;轉型路徑不清晰,缺少數字化成功案例和適配的產品解決方案。

為提升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國家出臺了大量相關政策。比如2020年3月,工信部印發《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提出13項重點任務和4項保障措施;2021年12月,工信部等19個部門印發《“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加強了中小企業數字化有關工作的頂層設計;2022年11月,工信部印發《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提出要“聚焦中小企業轉型的痛點難點,為中小企業提供小型化、快速化、輕量化、精準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中小企業協同開展數字化轉型”。

華為企業BG商業與分銷業務部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的。陳幫華指出,華為深耕數字化30多年,作為這一賽道上的領跑者,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助力賦能是其必須擔負的責任,因而有意愿也有決心加大對中小市場的投入。

另一方面,雖然華為一直以來以業界最完整的ICT能力、優質可靠的產品和方案、良好的服務著稱,但“獨木不成林”,要切實服務好規模如此龐大、范圍如此廣泛的中小企業,僅靠華為一家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與廣大合作伙伴攜手同行。

“商業市場和分銷業務華為其實一直在做,但以往在組織、流程和作業平臺方面有所缺失。從去年開始,我們啟動商業市場與分銷業務變革,進行系統性優化,以全方位支持好合作伙伴,讓遍布在區縣街鄉的廣大中小企業能通過最短的路徑、以最合適的模式、在最恰當的時間獲取他們最需要的數字產品、方案與服務。”他解釋說。

在組織方面,華為還組建了6個分銷產品研發團隊,覆蓋了數通園區、安全、光網絡、行業感知、智能協作、存儲等領域,確保研發資源投入,并在中國區分別成立了商業銷售部和分銷銷售部,負責全國統一操盤;在流程方面,為確保與伙伴“以利益為紐帶、以誠信為基礎、以規則為保障”的合作原則的執行,梳理和優化了面向商業市場和分銷業務的全新流程;在平臺方面,加強內外部數字化作業平臺的投入,向伙伴提供在線高效營銷、交易和服務等多個維度的支持。

與集成商伙伴共同成長,共贏商業市場

華為將NA以外的客戶,以伙伴自主拓展的方式進行覆蓋的市場定義為商業市場。在此之前便有NA市場與商業市場雙輪驅動的策略,今年以來更是加速了商業市場變革的落地。

陳幫華指出,作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服務商,集成商伙伴往往遇到產品和方案可銷售性不強、安裝維護復雜、無法被快速集成等困難。華為希望通過拓展和服務好集成商伙伴,為廣大中小企業客戶提供更有競爭力的ICT產品和方案,實現華為與集成商伙伴共同成長,共贏商業市場。為此,華為面向商業市場開展了端到端系統性的業務優化,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進展和扎實的成效。

在產品層面,為確保伙伴需求“上得來、下得去”,華為在億企飛APP、伙伴官網、技術支持網站等多個IT平臺,設置“產品需求”收集入口。同時,華為端到端優化IPD流程,在規劃、設計、上市、服務、供應等環節,更好地匹配商業市場需求。

陳幫華透露,截至2022年底,華為已持續推出500多款商業市場適銷產品及覆蓋10余行業的70多個場景化方案,但部分場景仍無法滿足伙伴和客戶的訴求。今年,華為面向教育、醫療、區縣政府、制造、中小企業、地產零售等商業市場重點行業預計還會推出30多款適銷解決方案和60多款適銷新品。

在流程層面,華為圍繞集成商伙伴的業務旅程,從營銷拓客、項目報備、產品配置和報價、投標和下單、訂單履行、交付與服務等維度,端到端建立流程,讓集成商伙伴和華為做生意更簡單、更高效。

在IT工具層面,華為億企飛APP用戶規模快速增長,目前已超19萬。今年,華為對億企飛APP進行了全面改版升級,新增伙伴“工作臺”版塊,提供“項目報備”入口,提升伙伴自助開展業務活動的交互體驗,支持伙伴一鍵創建并提交報備,提升伙伴數字化作戰能力。

助力伙伴對市場有效覆蓋,做大分銷業務

推動分銷業務加速發展,是華為面對中小企業數字化作出的又一重要調整。分銷市場是真正的下沉市場、終端市場,伴隨數字化技術的快速滲透與數字經濟建設的不斷下沉,蘊含著巨大潛力。在陳幫華看來,僅國內分銷市場,就有每年百億級的ICT市場空間。

在今年2月份中國區分銷合作伙伴大會上,華為對外分享了企業分銷業務變革的主要內容,包括打造適銷的產品、完善的渠道體系、健康的市場秩序、接地氣的營銷和高效的數字化作業平臺,幫助分銷伙伴發展好工程商、安裝商,實現對中小企業市場的有效覆蓋,共同做大分銷業務。兩個月過去了,華為在分銷業務的系統性優化已經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

在渠道政策方面,華為將進一步加大伙伴激勵,提升伙伴合作粘性。同時,做好各級價格體系和交易流程的管控,加大違規懲處力度和時效性,維護分銷業務秩序。

在產品上,華為新組建的6個分銷產品研發團隊,將開發符合分銷市場“易買、易賣、易用、易維”的有競爭力的產品。同時,華為將發揮多產品的組合優勢,設計面向分銷場景的產品組合方案,一站式滿足客戶和伙伴的場景化需求。例如華為Wi-Fi 6蜂鳥套裝解決了SOHO辦公場景網絡亂、信號差、網速慢、安裝難的問題,為用戶提供隨時隨地的極速上網體驗。

在IT平臺上,華為億商APP的用戶規模和上線設備數快速增長,功能持續迭代。針對備貨、進銷存等更復雜的業務場景,華為開發了功能更強大的PC端一站式作業平臺,有效管理竄貨等秩序問題,支撐分銷伙伴數字化作戰。

展望未來,陳幫華以“快速”二字概括了商業與分銷業務部的目標與決心――推動與華為交易的商業伙伴的數量快速提升,通過商業伙伴撬動與華為交易的中小企業客戶的數量快速提升,進而實現銷售收入的快速提升。

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雖然現在看來仍只是“星星之火”,但在政策大力幫扶和華為這樣的ICT頭部廠商帶頭投入下,必將很快形成“燎原之勢”,為數字經濟增長、數字中國建設注入新的動能。

據陳幫華劇透,華為中國合作伙伴大會將于今年5月8日~9日舉辦。屆時,華為將發布全新的分銷品牌、商業市場與分銷業務的系列新產品、新方案以及IT平臺工具,全方位助力商業市場與分銷業務拓展。更多精彩,值得期待!

C114通信網 蔣均牧

延伸閱讀:

開放5G網絡能力,使能5G更大的商業成功 京東企業業務啟動“創新服務行動” 助力中小企業實現“專精特新”發展
關閉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