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來,各地紛紛重獎科技創新企業。毫無疑問,科技將成為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競爭力。什么指標能夠衡量各大城市的科創實力呢?
那就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這個指標比研發投入(R&B經費)和專利數據更直接,也比獨角獸企業數量更全面。2019年11月28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高峰介紹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有關情況。高峰表示,目前全國219家國家級經開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2萬家。
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是對公司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成長性指標和人才結構的綜合評估和認定。由科技部審核認定,是中國科技企業最高的榮譽之一。
目前現狀
根據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2019年度工作報告統計,2019年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42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135億元,同比增長8.2%,三年累計總數突破1100家,資料顯示,北京2017年通過高新認定包括復審總數8746家,2018年通過高新認定包括復審總數9876家,2019年通過高新認定復審總數9142家。總計為27764家。
公開資料顯示,經開區內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穩步增長。從2014年的481家到2019年的1100家,平均每年增長約20%以上。從各領域分布來看,電子信息產業企業、生物與新醫藥領域企業、先進制造與自動化三類企業占全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的比重超過70%。但這個增長數據遠遠落后于其他地市。
解決措施
作為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三城一區”主平臺中的“一區”,經開區是全市科技成果轉化、發展高精尖產業的重要陣地,也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基地。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
加強宣傳推廣
科技創新局出臺新的推廣政策,加大宣傳力度,通過亦企服務港、各園區企業服務部、知識產權12306工作站等多種渠道進行宣傳推廣。把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政策及申報渠道讓更多的企業知曉。
出臺相關政策
順義區政府為解決科技創新企業數量問題,2019年2月27日發布了《順義區加快科技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施細則》,對于首次取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的企業,給予30萬元支持。支持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獎勵非常大。預計2019年順義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大幅度上漲。
北京其他區都有比例不等的獎勵。東城區(中關村園區企業)5萬元、豐臺區(中關村園區企業)5萬元、朝陽區(中關村園區企業)3萬元、石景山區5000元。各區都是通過制定獎勵政策,推進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增長。
建立入庫機制
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是指企業還達不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的條件,申請進行培育,等培育成熟后再去申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目前北京房山區、門頭溝區、順義區、懷柔區、密云區、平谷區、延慶區企業可以申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并可以在出庫成功后領取獎勵。
上海市也制定了《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入庫培育實施細則(試行)》(滬科規〔2018〕10號)開展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入庫培育工作。
規范培訓機構
積極引導專業服務認定機構,參與經開區高新技術企業培養認定工作。通過選拔培養專業服務認定機構,加強規范管理,加強申報流程認定培訓、組織對接活動,解決企業認定難、申報難的問題。
加強梯隊管理
資料顯示,2018年,北京中關村示范區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2萬家,總收入超5.8萬億元,經開區相關部門需加強經開區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創新企業以及獨角獸-隱形冠軍-瞪羚-金種子科技型企業的數量梳理、建立檔案,同時做好下一年度企業申報數量、申報質量的把控,做到合理申報。
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和高新技術企業產值還不能畫等號,所以數量多不代表質量高。但無論如何,先把數量做起來是第一步,沒有數量何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