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實訓課指導教師和學生"云端"喜相逢。指導教師由原來的"車間師傅"完美轉身成"屏幕主播",師生一起學原理、說操作、畫流程、編程序、做手工、寫報告,快樂"屏聚"。廣大教師靠智慧與責任,成功解決線上教學沒有實訓裝置、教育平臺又極缺實訓教學資源等根本性難題,尋米下炊,做成實訓"大餐"。
本學期共有163個實訓教學環節,一個月前剛接到線上實訓任務時,老師們一片迷茫。因為原來上實訓課時師生都是在實訓裝置上動手操作,但現在線上教學沒有實訓裝置了,那么化工工藝流程怎么模擬、工業分析實訓實驗怎么進行、環境實訓實驗數據怎么采集、化工機械機泵怎么拆裝、電工實訓接線和電路板焊接怎么展開、商務英語實訓情景怎么模擬等等都成了難題。各種網絡教育平臺上只有理論課課程資源,卻沒有實訓課課程資源可用。面臨挑戰,實訓教師們開展了線上大討論,經過集思廣益、群策群力,老師們終于想出了破解招法,即在不改變培養目標的前提下調整實訓課程教學內容,化工實訓老師到實訓室采集裝置視頻、圖像資源,在線和同學一起 "查流程";工業分析專業老師用虛擬實驗室代替實驗設備;機泵拆裝實訓變成老師拆裝,大家在線 "找茬";遠程連線展示商務英語能力等形式,實現將動手技能向內化遷移的轉變。
前三日線上實訓,出師告捷!
石化系王晶晶老師:"云端相見",實訓課程初體驗
3月2日9時,王晶晶老師的《油品分析實訓》課在"云端"與同學們如期相見。上課之前很擔心學生聽課積極性的王老師,沒想到學生們早早守候在電腦的另一端,等待與老師連線。利用QQ分享屏幕,學生們進入到分享界面,積極配合老師考勤,王老師給學生們介紹了油品分析實訓環節的基本要求、考核標準、實訓任務,以及實訓報告的書寫要求,疫情防控常識及實訓室安全。整節實訓課程下來,雖然看不到學生們的表情,但能感受到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老師和同學們收獲了滿滿的驚喜與感動,開學第一課順利完成。
石化系張夢露老師:新形勢下,我與課程共成長
3月2日,石化系張夢露老師的《苯乙烯仿真工廠實訓》課程如期線上開課。為了完成線上實訓教學任務,二月中旬開始,張夢露老師就開始準備課程,第一時間聯絡授課班級負責人,建群與學生聯系,在群內與學生互動,共同研究課程內容,示范學習軟件安裝及使用流程,為開課做準備。
開課當天,張老師采用騰訊課堂+分享多媒體資源+線上師生互動的授課模式 ,為學生展現了一門"多分享,多互動"的學期第一課。
應化系劉淼老師:3D虛擬助教云端課堂
劉淼老師講授的課程是2017級環境專業"畢業綜合實訓",原本的實驗課程在線教學怎么實現成為劉老師面臨的難題。為了解決問題,劉老師整合課程資源,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和教學設計的能力。采用IPAD投屏結合3D虛擬實驗室技術,為學生展示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在線環境實驗課程。
自動化系梁偉老師:實訓第一課——新冠性肺炎疫情防范
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梁老師將疫情防范作為實訓教學第一課,在線課堂上大膽嘗試,主動作為,完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教學視頻、PPT的分享、布置學習任務、實時輔導答疑、課堂測試、隨機點名、板書彈幕、投稿布置作業和提交作業等在線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疫情傳播途徑防范知識,面對疫情"懂防范,不慌張"。
計算機系穆德恒老師: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穆德恒老師講授的是網絡1831班網絡安全設備實訓課程,突如其來的疫情戰場,正是展示網絡專業學生專業特長的時候,在實際環境下更好的訓練學生的網絡安全技術能力,采用學院定制的網絡安全實訓平臺,利用外網映射到內網平臺地址,讓學生真實操作,學習和實戰并行,既能提升學生的實戰能力也能檢驗網絡實訓平臺的穩定性。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性肺炎疫情對傳統實訓教學的影響,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師們沒有措手不及,坐以待斃,為了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老師們群策群力,眾志成城,開辟出了線上實訓新天地。(王嘉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