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社會心態藍皮書: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2019)》(下稱“藍皮書”)。調查結果顯示,澳門公眾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關注度連續提升,且有超6成澳門受訪者看好內地發展前景。值得關注的是,澳門青年對內地認同感最高,7成25歲對內地的前景認同度最高(70.3%),有較強的社會認同感。
超6成公眾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在社會議題關注度上,藍皮書數據顯示,近三年來,澳門公眾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關注度連續提升。2017年對粵澳建設大灣區議題的關注度僅有39.7%,而2019年,有62.8%的澳門公眾關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62.5%的澳門公眾認為港珠澳大橋啟用后使用率超過預期。南都記者了解到,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內地對澳門公眾的吸引力增強,帶動更多澳門公眾到內地尋求工作、升學機會,甚至在內地長期定居。2019年,已有超六成的澳門公眾相信內地有很大發展前景。
值得關注的是,藍皮書數據顯示,不同年齡段對未來發展前景的認同情況存在差異。其中,年齡越高越看好澳門未來發展前景,41-50歲的澳門公眾對澳門發展前景的認同度最高,達73.3%,且對三地未來的發展都表達出更強的信心。相較而言,25歲以下的澳門青年對澳門的認同度較低(57.8%),但對內地的前景認同度最高(70.3%),有較強的社會認同感。
澳門公眾關注最多的是社會新聞
藍皮書數據顯示,在新媒體使用方面,澳門呈現多元狀態,不同類型的新媒體平臺均有一定的用戶群體。其中,微信、新聞網站和Facebook是澳門居民最常使用的三種新媒體,94.5%的澳門居民表示經常瀏覽微信,64.7%經常瀏覽新聞網站。
在各類新聞中,澳門公眾關注最多的是社會新聞,關注率高達91.3%;其次是時政新聞和娛樂時尚新聞,關注率分別為86.3%和84.8%;而科技數碼新聞、財經新聞和體育新聞的關注率則略低。
在社會議題方面,2019年,澳門公眾十分重視中美貿易摩擦等國際問題,關注度從2017年的25.3%上升到50.4%。藥品安全、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方面也是澳門公眾關注的重點,其中,關注滴滴順風車奸殺案和長春疫苗案件的公眾分別有46.2%和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