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老奶奶堅持凌晨賣煎餅 94歲奶奶積極創業

2019-11-28 12:23:18

王思聰淪為創業負二代,他應向94歲煎餅奶奶學創業嗎?

撰文丨墨黑紙白

一、人生如棋,思之慎之,以免一招不慎

從光榮無產者走向光榮首富需要幾十載,而從首富走向首負則只需要幾年,紙白君每次都是希望提醒普通人要保護好自己辛苦得來的血汗錢。

其根源就在于,即便對于那些富人們來說,跌落神壇也只需要一個錯誤的小目標就可以完成。

王思聰在兩三年前,是紙白君身邊年輕小伙伴們羨慕的創業富二代,認為王思聰的成功和王健林關系不大,王健林只給了他五億,他卻能賺到60多億。

這種觀點必然只能是錯誤的,怎么可能關系不大?五億啟動資金不是誰都能輕易拉來的,而賺了60多億也不是本事。

真正的本事是,能把60多億賠成本金五億,再從本金五億賠成潛在負債30億,王思聰完成了其他富二代們不可能去完成的任務。

其實很多人是希望王思聰能成功的,認為王思聰作為最接地氣的富二代,能夠時刻與吃瓜群眾們打成一片,如果成功了是更加勵志的富二代,而非消失……

在紙白君看來吃瓜群眾們是不必為王思聰吃了瓜嘮而為他憂心,即便是賠了底朝天的王思聰,也是比大多數普通人幸福多的人。

二、王思聰依然是幸福的人,普通人更需要慎重對待創業

只是需要普通人思考的是,當全民創業意識引導覆蓋到老年人時,我們需要摸一摸自己兜里的銀子,再看一看王思聰所囊括的資源、資金和眼界。

他的失敗是在于想要用幾十個億來燒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的產業,回報必然是高昂的,但風險也是高昂的,我們普通人創業其實跟王思聰的思路也都差不多。

有評論人總結說,如果王思聰當年拿著五億不去創業,而是去買上海的房,那么現在他不僅本金無損,還了王健林的啟動資金,還能留下12個億以上盈利。

這個假設的可能性基本上是行得通的,紙白君前些年還經常光顧的有實力的飯店,在今年幾乎都消失了,是飯菜味道不行了嗎?只是人們省衣節食了。

所以問題并不是只出在王思聰的貪婪,而是創業的艱難程度已經到了讓人們驚詫地步,已經不再是膽子肥、資金多、投血流汗就能有收獲可能的時候了。

更何況王思聰投資的還是虛擬經濟,當然王思聰并不像我們看起來的那么慘,據說熊貓不少資產是變賣給了萬達,即便是潛在欠債30億,大部分是還萬達。

以老王的資歷來說,這個錢要不要也都無所謂了,股東們應該也懶得說什么,但還是留給了我們對創業的反思,是什么讓創業變得如此艱難?

三、當返貧和創業掛上勾,我們對創業的分析更不能隨意化

返貧與創業基本上形成了掛鉤效應,這是一個打擊人們信心和社會信心的不好信號,如果連前首富的兒子都創業失敗的話,普通人成功的機遇和幾率呢?

這兩天人民日報等傳媒瘋狂的傳播我們大鄭州的,94歲煎餅奶奶,每天晚上12點出攤到凌晨五點收攤,是正能量,是創業榜樣,是人生楷模。

那么王思聰還是應該向這位集正能量、創畢榜樣、人生楷模于一身的煎餅奶奶學習一下的,賺不賺錢不重要,敢于透支身體,敢于90多歲熬夜。

更敢于告訴記者們:有生之年能做點自己想做的事,也是一種樂趣啊!各傳媒也就煎餅奶奶這句話告誡年輕人,學會流血流汗、熬夜工作、投入健康去創業。

原創 王思聰淪為創業負二代,他應向94歲煎餅奶奶學創業嗎?

按照這個邏輯,王思聰的失敗肯定是沒有流血流汗,沒有熬夜工作,沒有投入健康去創業,所以才會賠得精光還倒貼,所以王思聰的失敗并不可惜。

于是傳媒眼中的創業又給了我們一個新的認知點,但紙白君想的是,90多歲的人還要執著于積極創業,是人生的新靚點?還是人生的新透支點?

原創 王思聰淪為創業負二代,他應向94歲煎餅奶奶學創業嗎?

關于這個問題,我們的傳媒一直在強調,并非是老人的子女不孝,而是老人自己非要去干,認為這是興趣,是樂趣,是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紙白君相信這個觀點,因為在紙白君的觀察中,我們中國人永遠是閑不下來的,目標永遠是馬不停蹄的為賺銀子而努力,哪怕自己的孩子們都退休了。

四、韓國、日本的老年人為何創業效果不佳?

其實即便在老年人創業上,日本、韓國等國家,也都是以國家財力來支持的,盡可能讓老人貢獻非體力上的新價值,來為社會創造效益,但效果不佳。

日本和韓國缺少的是我們中國老年人式的馬不停蹄精神,通宵達旦去創業的高尚情操,所以日本和韓國只能尷尬自己的投入,并未讓自己的老人成為正能量。

投入和回報成不了正比,這可能也是我們長期會面臨的事情,對于停不下來的我們中國人來說,如何在這中間保本,保健康也是一種正能量意識觀。

切勿認為不管后果,只管投入,成仁之后,哪管洪水滔天是一種大豪情,真到那一天的時候,其實只能是大悲情。

昨天紙白君和好友吃飯,從實體中退場的他跟紙白君聊起了房子,從2012年開始奮斗的他,在今年打算用退場的后的銀子買一套自己的房子了。

曾經視房子為廢物,而今自己賺來的銀子都將投入進去,因為他也開始意識到創業的不易,實體的艱難,經濟的下行,開始固本保底,給自己一個家了。

這與我上次和他吃飯時是決然不同的態度,僅僅只隔了一個多月而已,他到底經歷了什么呢?那個時候他還在豪邁的高呼:“把賺來的銀子全投出去。”

五、我們需要對生活有必要的期許和安排了

我們對生活沒有太多的期許和安排,所以一切都習慣性的投出去、透支出去,以博取更多的人前顯貴,但這都需要大環境的,個人很難去抗衡大環境。

什么是人生的意義?至少紙白君不認為不關注社會,不分析時代,只會蠻干,亂投,甚至不惜透支年邁的身體是人生的意義,獨立思考才是真正的人生意義。

而就紙白君的朋友來看,他所有的奮斗最終只是讓他不必成為房奴而已,但還是要為房子去買單,重新回到無產者陣容,然后靜下心來重新出發。

我們永遠是在圍著一個被設定好的目標去打轉,所以無論是王思聰的創業,還是老奶奶的創業,抑或更多普通人的創業,周而復始可能是唯一的真相。

落筆之際,紙白君看到了關于馬云當年出走學校創業的事,其實并非是馬云的勇氣讓他放棄了老師的穩定工作去創業,而是學校給他辦理了停薪留職。

給自己留后路才是馬云敢于出去闖一番的決心,這也是在目下想去創業的人們,無論是年輕人、中年人抑或老年人,都需首先考慮的問題,背水一戰不好的。

2019—11—19落筆于墨辯閣

關閉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