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規劃同質性嚴重 集聚發展產業鏈優化升級

2019-10-17 13:50:05

特色小鎮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鄉村,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實現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舉措。據統計,全國特色小鎮試點有403個,加上省級特色小鎮,總數超過2000個。

一、四大問題

特色小鎮近幾年在各地的發展可以說是如火如荼,是市場追逐的“寵兒”,但在實踐操作中也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從實踐層面來看,特色小鎮發展存在如下問題:

一是特色小鎮規劃和建設同質性嚴重,特色元素體現不突出,照抄照搬浙江經驗的現象比較普遍,小鎮在產業特色、建筑風格和城市總體風貌上缺乏地域植根性。

二是政府主導的特征明顯,企業主體、市場主導的格局尚未形成,在其調查的近 100 個特色小鎮中超過60% 由政府主導,只有不到35% 的由企業主導。

三是土地、資金、人才等生產要素供給不足,嚴重制約了小鎮的建設。在我們調研的特色小鎮中,有超過80% 的小鎮都反映土地不足的問題,資金不足是很多欠發達地區特色小鎮發展的重要瓶頸,人才短缺也是小鎮普遍反映的問題。

四是以人為核心的理念體現不足,各類功能融合不充分,小鎮發展的包容性有待提高。目前大多數特色小鎮存在 " 重生產、輕生活 " 的情況,很多小鎮的主導產業和宣揚文化之間缺乏內在邏輯聯系,社區、社群等軟環境的營造太過滯后,小鎮的比較優勢尚未凸顯。

二、解決對策

1、突顯特色,千鎮千面

特色小鎮重在“特色”,凸顯特色是為了防止“千鎮一面”,這里的特色既包含產業特色,亦包含文化特色。文化是一個小鎮的標簽,是特色小鎮對外宣傳的名片。特色小鎮從前期規劃到后期的建設、運營均需充分挖掘當地的特色文化,將文化與產業融合發展。特色小鎮在前期的策劃中應以當地的特色文化為出發點,將特色文化融匯于小鎮生產、生活、生態各個方面,真正實現產城融合。

2、重視小鎮管理運營,避免出現“空城”

特色小鎮從無到有是一個集建設與運營于一體的過程。小鎮產業是否能實現集聚發展,小鎮經濟是否能保持持續提高,關鍵就在于小鎮運營。為了避免“房地產式開發”、“跑馬圈地”等現象的發生,一方面政府要加強監管,嚴格審查,正確引導特色小鎮的開發。另一方面,政府還應充分撬動社會資本,引入具有豐富運營經驗的開發商,以企業為主體,進行市場化建設運營,進而避免“重建設輕運營”的情況發生。

3、強化特色小鎮的土地、資金和人才保障

在土地方面,盤活存量用地,鼓勵充分利用增減掛鉤、低效用地、低丘緩坡、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租賃、入股、入市等方式盤活存量建設用地資源,針對特色小鎮實施柔性化的綠色供地機制。在資金方面,在用好資金存量的基礎上,提供資金增量,建立特色小鎮專項基金,擴大融資渠道,并用好杠桿效應。在人才方面,通過稅收優惠、優先落戶、人才獎勵等激勵措施吸引人才入駐,鼓勵小鎮結合具體實際探索新的人才激勵機制,通過加大優質公共服務的供給吸引高端人才落戶小鎮,推動公共服務從按行政等級配置轉向按常住人口規模配置。

4、以人為本,實現“三生融合”

無論是產業集聚發展,還是產業鏈的優化升級,最終都離不開小鎮的參與者。完善社區服務,營造宜居環境只是對小鎮的最基本的要求。小鎮產業的集聚發展離不開勞動力的集聚,而吸引勞動力集聚的重要因素是小鎮有足夠的吸引力。這不僅包括產業本身為勞動者帶來的收益,還包括小鎮本身為勞動者帶來的歸屬感。這就要求小鎮的建設運營需以人為本,在滿足參與者需求的基礎上,實現“生產、生態、生活”的有機結合。

關閉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