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籌款平臺“水滴籌”又出事了
近日,網友曝光的一段
臥底“水滴籌”視頻登上微博熱搜!
↓↓↓
網爆視頻顯示,水滴籌在超過40個城市的醫院派駐地推人員,他們常自稱“志愿者”,每天在醫院“掃樓”,逐個病房引導患者發起籌款。
這些地推人員每單最高提成150元,月入過萬,末位淘汰……拍客還發現,地推員們對募捐金額填寫隨意,對求助者財產狀況不加審核甚至有所隱瞞,對捐款用途缺乏監督。
針對媒體報道的“水滴籌醫院掃樓籌款漏洞多”,11月30日下午,水滴籌官方回應表示:
視頻報道中提到的部分地區個別線下人員的違規現象,嚴重違反了水滴公司價值觀、準則及相關規定,調查清楚后我們將給以嚴懲。自即刻起,線下服務團隊全面暫停服務,整頓徹查類似違規行為,組織重新回爐學習,再次加強平臺紀律培訓和提升服務規范,培訓通過后方可重新提供服務。
臥底水滴籌醫院掃樓籌款:
高薪+績效考核,審核漏洞多
拍客臥底發現,互聯網籌款平臺“水滴籌”在超過40個城市的醫院派駐地推人員,他們常自稱“志愿者”,逐個病房引導患者發起籌款,視頻中曝光了“水滴籌”籌款的眾多漏洞。
水滴籌在全國四十個城市以上,大量招募正式和兼職的“籌款顧問”。
籌款顧問地毯式掃樓,基本一下午掃大半個醫院。他們挨著病床問病人困不困難,需不需要籌款幫助,引導患者發起籌款。對于這些工作,他們還有著話術培訓。
這些籌款顧問,有著高薪以及績效考核機制,每單最高提成150元,月入過萬……每個月最少要有35單的業績,不然就要被淘汰。
拍客臥底發現,地推員們對募捐金額填寫隨意,對求助者財產狀況不加審核甚至有所隱瞞,對捐款用途缺乏監督。
模板化撰寫求助故事,籌款顧問工作有一套標準固定模板,水滴公司依靠“水滴籌”地推形成的場景和流量來銷售保險,操作失范且消耗了社會愛心。
網友評論:
別拿大家的善良不當回事
視頻一出
不少網友表示寒心
有網友認為
這樣的行為
會導致更多的人得不到救助
“水滴籌”回應:
線下團隊暫停,徹查違規行為
11月30日下午,水滴籌在其官方微博發聲明稱,水滴籌高度重視,已第一時間由水滴籌總經理牽頭,線下各區域籌款顧問負責人以及其他相關負責人成立緊急工作小組,在全國范圍內尤其是寧波、鄭州、成都等地,開展相關情況排查。
以下為回應全文:
水滴籌關于“線下籌款顧問”相關報道的說明
針對日前媒體報道線下籌款顧問引發的公眾討論,水滴籌高度重視,已第一時間由水滴籌總經理牽頭,線下各區域籌款顧問負責人以及其他相關負責人成立緊急工作小組,在全國范圍內尤其是寧波、鄭州、成都等地,開展相關情況排查。
視頻報道中提到的部分地區個別線下人員的違規現象,嚴重違反了水滴公司價值觀、準則及相關規定,調查清楚后我們將給以嚴懲。同時自即刻起,線下服務團隊全面暫停服務,整頓徹查類似違規行為,組織重新回爐學習,再次加強平臺紀律培訓和提升服務規范,培訓通過后方可重新提供服務。
對于報道中部分片面現象可能引發的誤解,特說明如下:
1、 水滴籌組建線下服務團隊的起因,是發現一些年紀偏大、互聯網使用水平較低的患者,在陷入沒錢治病的困境時,還不知道可以通過水滴籌自救。水滴籌不希望任何一名有需要的大病患者錯失自救機會,因此組建了線下服務團隊為他們提供相應的籌款支持服務,比如患者關懷、平臺協議講解、醫療服務支持、與醫護核實等。同時,對那些協助發起了不符合籌款條件的項目的線下服務人員,平臺有嚴格的懲戒措施。
2、線下服務團隊在申請發起前的服務僅僅是層層審核機制中的一環。限于目前個人家庭資產情況普遍缺乏合法有效的權威核實途徑,平臺采取覆蓋籌款發起、傳播、提現等環節的全流程動態審核,借助社交網絡傳播驗證、第三方數據驗證、大數據、輿情監控等技術和手段對籌款項目進行層層驗證。
3、 關于報道中提到的財產信息審核、目標金額設置、款項使用監督等問題,水滴籌皆建立了相應的審核機制,確保財產等信息的充分公示并聯合第三方機構驗證,同時持續跟進款項的使用情況。
求助者財產等信息審核方面,發起人會對包括求助者財產狀況在內的所有求助信息全面公示,患者社交網絡中的熟人會參與證實、舉報、評論,而平臺會針對其反饋的信息進行進一步的核實,比如由患者所在地的村(居)委會、車管所、房管局等機構提供相關證明, 與患者的就診醫院進行電話或實地核實等。
目標金額及款項用途方面,對于目標金額超過一定額度的籌款,平臺會強制要求發起人提交預期醫療花費的權威證明,對于無法提供的,限制其發起目標金額過高的籌款。重大疾病的醫療花費常常會由于病情改變、治療方式調整等原因動態變化,平臺會持續監控籌款進展,并正在積極嘗試打款到醫院或分批打款等方式,確保款項用途。同時,平臺在打款后也會持續要求發起人更新患者治療進展和錢款用途,面向贈與人的舉報通道仍保持開通。近期,某失信籌款人挪用款項,被水滴籌起訴退還了全部籌款,便是通過平臺的持續跟進機制發現并處理的。
水滴籌成立三年多以來,始終秉持開放的態度,水滴籌的監督舉報郵箱是:jubao@shuidichou.com。歡迎全社會共同監督,以幫助平臺不斷優化改進,促進行業更加有序發展。
再次衷心感謝社會各界的監督指正!水滴籌希望和全社會一起努力,盡快建立起互信互助的個人大病求助環境,幫助更多困境中的大病家庭走出困境、看到希望。
人民銳評:
水滴籌,別讓好心人寒心!
這一幕,讓人錯愕。互聯網平臺幫扶大病患者獲得網友救助,幫了很多家庭,很多人為此解囊相助,社會各界也多有肯定。然而,公益事業的生命在于公信力,這種“掃樓式”尋找求助者、按單提成的做法,突破公眾想象,也引發輿論質疑:以拿提成為目的,引導患者籌款提供便利,是不是把慈善當成生意?
水滴摻水,愛心窩心。公眾給困厄中的患者捐款,出于自愿和善意,還要基于信任,假如信任受到傷害,誰還會捐款?“掃樓式”籌款、員工按單提成,這些做法的每一次成功,都是對民眾善心和好意的消解,是對信任與托付的傷害。
對這一事件,先搞清事實很重要,視頻拍攝的情況只是一方面,這些問題在多大程度存在,影響范圍有哪些,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調查還需要繼續。對此,水滴籌平臺回應稱,徹查違規行為,線下服務團隊全面暫停服務。我們期待平臺方公布更多事實,也期待監管部門能介入調查,還原真相。籌款平臺需要靠善心滋養,而非業績刷單來激勵。
互聯網眾籌這類新生事物,對一些因貧困而無法救治的人而言,不亞于“及時雨”。但這種救助模式要持續發展,就必須嚴格規范流程和管理,鏟除違規行為滋生的土壤。唯有如此,才能被公眾信任和支持。殷鑒不遠,給善良留一點凈土,給真正需求扶助的人留點希望,別讓好心人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