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和醉駕的危害有哪些
1、觸覺能力降低。飲酒后駕車,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人的手、腳的觸覺較平時降低,往往無法正常控制油門、剎車及方向盤。
2、判斷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飲酒后,對光、聲刺激反應時間延長,本能反射動作的時間也相應延長,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如眼、手、腳之間的配合功能發生障礙,因此,無法正確判斷距離、速度。
3、視覺障礙。飲酒后可使視力暫時受損,視像不穩,辨色能力下降,因此不能發現和正確領會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同時飲酒后視野大大減小,視像模糊,眼睛只盯著前方目標,對處于視野邊緣的危險隱患難以發現,易發生事故。
4、心理變態。在酒精的刺激下,人有時會過高地估計自己,對周圍人的勸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干出一些力不從心的事。
5、疲勞。飲酒后易困倦,表現為行駛不規律,空間視覺差等疲勞駕駛的行為。
喝酒后多久能開車?
酒精在人體中一般消散時間為10-20小時。
有時候夜里喝完酒睡一覺第二天一早沒什么事,就開車出門結果被查酒后駕駛就是這個原因。生理上是沒什么反映了,但酒精依然在體內沒排干凈,所以喝酒后10-20小時后再開車是比較科學的。一般來說,如果頭一天喝得比較多,我們建議第二天最好別開車,至少得歇24小時,這樣穩妥一點。一般24小時以后不太會出現問題。目前尚未發現飲酒24小時后被查出酒駕的案例。
因為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速度不一樣,而且和很多因素有關,就算是同樣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和不同環境下的酒精代謝速度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在前一天夜里喝完酒,第二天早上覺得什么事都沒有,但是卻被查出了酒后駕車,這就是因為酒精還沒有排干凈,雖然自己生理上沒什么感覺,可就是被查到酒后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