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廣東海關的一名工作人員白天體面上班,晚上摸黑搞“副業(yè)”,三年間瞞著單位和家里,搞了4100萬,轟動了整個文學界,而后又在巔峰時期悄無聲息的離開,用另一種面孔被大家認識... ...
這就是《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石悅。
石悅在單位出名也是十分有戲劇性。央視專訪暢銷書《明朝那些事兒》正在食堂播出,眼見的人突然一嗓子:“石悅就是當年明月??”所有人都不淡定了!食堂頓時炸開了鍋,誰都沒有想到,平平無奇的石悅就是當年明月,甚至石悅的妻子也很久被蒙在鼓里。
石悅專門找到領導解釋,我沒有在有班時班寫書,都是下班寫的,領導被逗樂了,一席話讓他笑逐顏開!“加油好好干,能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作品,這是我們的光榮,也是我們的榮耀!”
相比于現實中的低調,當時明月在網上火的一塌糊的,《明朝那些事兒》在天涯社區(qū)開始連載而爆紅,他的粉絲們都自稱自己是明礬,三年間積累了幾百萬明礬。
在全國網民加起來還不到一億人,而當年明月隨便發(fā)的一篇帖子的點擊量就可以輕松超過100萬,真的是網紅鼻祖,頂流中的頂流。
因為《明朝那些事兒》是在太精彩,書中主要講述了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對明朝十七位皇帝和其他人物的命運進行了全景展示,其中對職場、戰(zhàn)爭、識人用人、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
整部書中更是金句頻出:
1.張牙舞爪的人,往往是脆弱的。因為真正強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會溫和,溫和就會堅定。
2.所謂隱士,就是別人已經吃完中午飯,他還在洗臉的那種人。
3.知道結局是悲劇,也無法改變,卻依然要繼續(xù),這就是人生的最大悲哀。
4.一具有名的尸體躺在無數無名的尸體上,這就是所謂的霸業(yè)。
2009年,集結成書的《明朝那些事兒》狂銷500多萬冊,比易中天的《品三國》還要火爆。央視記者采訪時問:書寫出來賣這么好,一年賣出去幾百萬冊,你有想到過嗎?
石悅坦言:寫書是愛好,能火是意外。
記者又問,《明朝那些事兒》火了之后,有想過辭職專門去寫作嗎?他的回答讓人透露出他為什么能寫出這么火爆的書,“這些愛好和意外并不能成為他人生的全部,無論你出多大的名也好,出多大的風頭也好,還是要有一份正經的工作。”
隨后當年明月就消失多年,石悅卻一直在發(fā)光,2021年上海海關某副廳級用人公示,是石悅,這十二年間他從海關公務員到副縣長,再到宣傳部門的負責人,他還是用自己寫出《明朝那些事兒》走紅的速度,不可思議的在自己的崗位走到了現在。
即便,他已經退出文壇,關于他的傳說卻從未停止。
雖然《明朝那些事兒》的受眾人群很廣,涉及的行業(yè)比較多,但豆瓣現在仍保持著9.2分的高分,可見這是本好書。
這套書我反反復復看了很多遍,它雖然是在說歷史,但更多的是在講歷史故事中那一個個充滿感情的、人性光輝點和弱點同時閃閃發(fā)光的人。
比如張居正是權臣,但是他作風奢華,也會以權謀私;海瑞清正廉明,但是能力平庸,沒啥貢獻;戚繼光戰(zhàn)績彪悍,但也結交權臣。
我們站在藍天下,沐浴著陽光,但是身后卻是影子;世界從來不是鮮花和掌聲構成的,但也從來沒有黑暗的讓人的望。
而這正是當年明月在結尾寫的那句:“成功只有一個,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渡過一生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