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zzFeed-全球最具顛覆性企業Disruptor50榜單出爐

2022-03-19 11:08:23

北京時間3月11日上午消息,據報道,10年來,很少有哪家數字媒體公司能入圍一年一度的CNBC“全球最具顛覆企業Disruptor 50”榜單,一部分原因是這個行業普遍陷入盈利困難的窘境。

隨著互聯網成為人們生活的中心,多數利潤都被谷歌和Facebook等“看門人”攫取。面對Facebook的崛起和廣告模式的轉換,專注于內容的病毒式傳播對BuzzFeed而言似乎是明智選擇。BuzzFeed在2013年入圍第一屆“Disruptor 50”,這家創立于2006年的公司專注于被社交媒體捧紅的榜單、視頻和各種梗。

但無論是SEO(搜索引擎優化)還是病毒式傳播,依賴互聯網巨頭的做法都隱含風險,因為當他們調整算法和商業目標時都會對期成功的數字媒體模式構成沖擊,導致受眾群體的流失。

自從成立以來,BuzzFeed增加了更加傳統的報道,希望在消遣內容與突發新聞和調查新聞之間建立橋梁,他們甚至還贏得了一次普利策獎。當時任該公司主編的本·史密斯(Ben Smith)決定在特朗普任期內發布“斯蒂爾檔案”時,BuzzFeed也成為了媒體風暴的中心。

財務上也并非一帆風順,投資些年對于數字媒體公司的未來越發謹慎。BuzzFeed在2015年就未達營收目標。

當時的媒體報道稱,BuzzFeed希望“分散”媒體戰略,在自家網站和應用之外尋找更大的受眾群體,這也成為其面臨的主要挑戰。在Facebook和Snap上吸引大量點擊未必能創造太多廣告收入。

BuzzFeed在其發展過程中找到了一些新的收入來源。比較顯著的例子就是專注于美食的Facebook視頻品牌Tasty,以及其他品牌的視頻項目。但在內容領域,最初的顛覆者遭到后來者的顛覆只是時間問題,尤其是隨著流媒體服務和新的內容制作方式的興起。

應對技術變化在媒體行業并非新鮮事,而內容制作者與分發者之間的矛盾也始終存在,例如有線電視公司就與內容制作商進行過類似的談判。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制定激進增長計劃的數字媒體公司,最終可能像2019年的BuzzFeed一樣經歷多輪裁員。

但一年后,BuzzFeed卻差一點恢復盈利能力(盡管因為新冠疫情導致數字廣告收入下滑),而該公司也開始擴大規模,從Verizon Media手中收購了赫芬頓郵報。這筆交易也讓BuzzFeed聯合創始人兼CEO Jonah Peretti與赫芬頓郵報重聚——這家網站是他在2005年與Andrew Breitbart、Arianna Huffington和投資人Ken Lerer共同創立的。

當2020年結束時,數字媒體公司的業績都出現反彈,與此同時,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也開始興起。在股市因為疫情經歷短暫暴跌后,新一代投資者涌入市場,這種空白支票公司也在IPO市場上炙手可熱。公開市場的大漲讓從2008年就開始等待的風險投資家獲得了回報,其中就包括BuzzFeed的A輪投資參與者。

去年12月,該公司的股價上市第一周就暴跌39%。至今沒有好轉跡象。

CNBC記者亞歷克斯·謝爾曼(Alex Sherman)認為,這對于數字媒體上市公司來說是一個不祥的開端。但他認為也并非全是壞事:“盡管估值令人失望,但BuzzFeed的上市還是給他的同行找到了公開市場的估值對標,這在以前是沒有的。”

BuzzFeed表示,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它將開始整合行業資源。但謝爾曼認為,具體的整合速度還要取決于掌門人的個

“如果外界對BuzzFeed的未來前景懷有信心,就有可能促進整合。當BuzzFeed對它的股票懷有信心時,就可以成為可行的收購貨。”

現在的問題是,已經上市的BuzzFeed能否在規模、渠道和受眾方面采取正確的行動,重新贏投資者的信心。而在媒體行業,加大顛覆力度或許是安全的選擇。

關閉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