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幕式上,國際殘奧委會會歌的旋律傳遍世界。會歌由來自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揚帆管樂團的視障孩子們演奏,他們的表演,感動全世界。3月5日,孩子們就要返回重慶,帶著心中的夢想,繼續揚帆遠航。
新華社為他們推出紀錄片
管樂團成立于2011年,最初由34名老師、36名盲孩子組成,它有一個特別好聽的名字——揚帆。歷經11年的發展,揚帆管樂團現有盲孩子70余人,已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盲人管樂團。
去年11月,揚帆管樂團接到了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的演出任務,從100余名團員中選出47名(44名孩子3名老師),全力準備。孩子們的學段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年齡最小的僅10歲。孩子們的表演令網友感動:一群平凡又不平凡的孩子!
孩子們的故事和精彩的演出值得讓更多人知道,在上游新聞率先發布深度報道后,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媒體都對孩子們的演出和故事進行了報道。
新華社從3月5日開始,推出以樂團首席小號手王太樊為主線的微紀錄片《小號手王太樊的春天》,展現揚帆管樂團的孩子們用音樂奏響夢想之路的故事。
同時,新華社在稿件《他們,奏響國際殘奧委會會歌》中,為孩子們點贊:“用勤學苦練的雙手為自己贏得了一次次掌聲,用音樂“看見”了世界。”稿件瀏覽量超過103萬。
人民日報在客戶端推出時長近4分鐘的小專題片,并稱贊孩子們:看見,不向命運低頭的每一個人。看見,未來更大的世界。視頻的瀏覽量超過42萬。
央視新聞的視頻號也全程回顧了孩子們的演出,配文“國際殘奧委會會歌由他們奏響!他們的努力,世界看見了!”
感動總導演張藝謀
“他們奏響音樂的那一瞬間,我眼淚出來了。”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導演沈晨一直記得自己第一次看到孩子們演出時的感受。
根據國際殘奧委會的要求,會歌必須現場演奏,“當時我們也在考慮是用健全人的樂隊還是殘疾人的樂隊,尋找了很久突然發現重慶有一支盲童管樂團。” 沈晨表示,“當時是有這個擔心的,他們看不見,如何走到這個舞臺上面,他們如何能在現場演奏出周末美妙的曲目,但是通過排練,當他們奏響音樂的那一瞬間,我眼淚出來了。”
“健全人可以通過樂譜來熟悉樂器,但是盲人不一樣,他們需要先聽音樂,再去觸摸和熟悉樂器,還要把音樂背下來。”沈晨對孩子們非常佩服,“靠的是心里的節奏,這可能就是殘疾人內心博大的瞬間。殘疾人完成任何一項工作,背后要付出的努力比我們要多得多。”
揚帆管樂團的表演更是感動了張藝謀。
孩子們從2月21日起進入鳥巢進行實地排練,最初按照慣例,孩子們被安排在升旗臺下演奏。2月23日,在一次聯排之后,冬殘奧會總導演張藝謀認為樂團的的表現很突出,應該更好地展現給全世界,一定要讓師生們“亮出來”,因此,樂團最終站在升旗臺階上演奏,讓全世界看見。
相關稿件:
《失明天使感動鳥巢!重慶盲童管樂團亮相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這118秒準備了11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