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產權房拆遷可以有補償嗎
小產權房遇到拆遷很難獲得補償。
購買小產權房的風險很多。小產權房不具備普通商品房的法律性質,在購買過程中出現合同糾紛難以得到等同保護;開發建設過程中缺少監管,其質量問題出現的概率要高過商品房;而因為無法辦理合法的產權手續,購買后也不能合法轉讓過戶,對房產價值影響很大;若遇國家拆遷,很難得到相應的拆遷補償。因此告誡市民,不要一味看重小產權房的使用價值和低廉價格,也要多考慮下法律風險和長遠預期。
為什么會出現小產權房
1、房價上漲掩蓋了風險
鄉產權、村產權房的問題在房價上漲的大環境下愈演愈烈。作為市場上土地供應不足的一種黑市方式的存在,小產權房甚至占到土地市場的1/5~1/4,還不包括許多零星的、分散的、無法統計上來的。
2、土地供應不足導致“黑市”
土地供應的緊張局面沒有緩解,在政府竭盡全力增加經濟適用房和雙限房供地的情況下,總的供地規模并沒有增加,商品房的供地反而更少了。一般供地后18個月至兩年時間才能形成市場上商品房的預售條件,供地緊張預示著未來預售房子的供應量將減少。
宏觀調控政策對房屋市場上的需求影響不大。從房屋的成交量、上交所中國房地產股票的指數、香港聯交所中國內地房地產股票的指數來看,“國八條”、“國六條”出臺前一個月,對以上指標都有影響,但出臺后這些指標不降反升,一個月后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但對土地和房屋供應的影響卻非常大。
3、減少二手房流通環節,培養市場機制
建立和培養市場機制,才會很有效地化解風險。但在培養和建立市場機制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減少流通環節,即二手房環節的稅費,這些(二手房)稅費已經高達成交額的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