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手術切得干不干凈,直接關系術后復發和患者存活率。在南京市第一醫院,醫生通過先給患者注射一種特殊的染色劑,癌細胞就會閃閃發光,讓腫瘤精準切除成為現實。近日,南京市第一醫院普外科團隊應用熒光腔鏡技術,成功為一名患者實施了精準尾狀葉腫瘤切除手術。
今年63歲的羅女士在定期檢查中發現“肝尾狀葉占位”,肝臟尾狀葉位置深,毗鄰結構復雜,一度是腹腔鏡肝切除的“禁區”,當地醫生建議轉至南京市第一醫院進一步治療。患者轉入第一醫院普外科后,經詳細檢查發現腫瘤直徑大小約4.5cm,并且部分浸潤和壓迫下腔靜脈,手術難度極高,馬永主任醫師、周琎副主任醫師經過慎重考慮,決定使用熒光顯像導航技術為患者施行腹腔鏡下的精準肝切除手術。
周琎介紹,肝臟尾狀葉位于肝臟背側,前有左、右肝葉覆蓋,后方緊鄰下腔靜脈,并有多支肝短靜脈與下腔靜脈相交匯,頭側和足側分別是第二和第一肝門,切除此部位腫瘤的手術視野受限,顯露困難,并且出血風險極高,稍有不慎將危及患者生命。手術中既要徹底地切除腫瘤,并保證肝切面不殘留癌組織,即使在開放手術中,這種手術的難度也是很大的。隨著肝臟微創外科技術的發展,肝膽外科腹腔鏡下的精準肝切除技術日益完善。最新的ICG(吲哚菁綠)熒光導航技術可以清晰地顯示出腫瘤的立體邊界線,借助這“漂亮”的熒光,手術醫生能夠在手術的過程中直觀地看到需要切除的肝臟與需要保留的肝臟之間的分界線,有了清晰的路標指引,手術刀即能始終保持在正確的離斷平面上,達到精準肝切除的目的。熒光導航技術可以顯著提高腹腔鏡肝切除的精準水平,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醫體驗。
在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經過馬永及周琎的精心準備,應用熒光腹腔鏡將羅女士的肝臟腫瘤順利完整切除,手術在腹部僅需開4個1cm的小孔,1個3cm左右的切口取出標本,術中出血不到100ml,手術時間約3小時,一周后患者順利康復出院。
周琎介紹,腫瘤手術的精細程度對患者生存期影響很大,手術的關鍵取決于腫瘤切除根治度及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熒光腹腔鏡不僅有利于更精準定位腫瘤邊界,避免腫瘤的殘留,防止遺漏,避免盲目、過度清掃,減少創傷,實現精準微創治療,縮短手術時間,還可以在術中實時觀察臟器內部的血運,很大程度上降低術后并發癥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