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零售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用“深水區”來形容當下新零售的現狀一點都不為過。以資本和流量為主導的新零售發展模式的熄火,告訴我們新零售已經進入到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深入產業,做產業端的“毛細血管”。當新零售行業的發展進入到深水區,我們再像互聯網時代那樣僅僅只是做平臺和中介,已經無法取得實質性的效果了。原因在于,流量的紅利已經達到了瓶頸,僅僅只是做撮合和中介必然是走入死胡同。正確的方式應當是深入到產業當中,扎根產業當中,逐漸壯大新零售玩家的“根系”,通過“根系”直達產業的細枝末節,以獲得更多新的發展機會。
對于新零售玩家來講,不斷強化自身與產業之間的聯系,并且真正成為產業端的“毛細血管”,或許才是保證自身可以突破以流量為終極追求的發展瓶頸的關鍵所在。我們看到現在頭部的新零售玩家幾乎都在做這個方面的嘗試。阿里、騰訊、京東、拼多多莫不如此。對于任何一個想要在新零售時代有所作為的玩家來講,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行業發展的“勤務員”,或許,才是保證它能夠在新零售的深水區里持續掘金的關鍵。
精耕新技術,做新技術的“實驗田”。正如上文所講,當下新零售行業的發展已經從早期的布局進入到了落地和應用的新階段。如果新零售玩家無視這一發展規律,僅僅只是一味地迷戀互聯網技術,甚至用互聯網技術來替代新技術,勢必會失去一次絕佳的發展機會。
不斷探索新技術落地和應用的新場景,不斷用新技術去解決新零售行業當中的痛點和難題,不斷以新技術來豐富和完善新零售的內涵和意義,才是保證新零售玩家可以有所建樹的關鍵所在。如今,我們看到的很多玩家用區塊鏈技術去解決電商時代的商品溯源難題;用AI技術去解決傳統商品生產的痛點;用VR、AR技術來解決用戶體驗方面的難題等等,其實都是在將新技術落地和應用的關鍵所在。
將自身定位成為新技術的“實驗田”,通過不斷將新技術應用的現實商業場景當中來尋找更多新的發展可能性,才是保證新零售可以可以順利通過暗流險灘的關鍵所在。做一塊新技術的“實驗田”,不斷讓新技術在自己這塊田地上育種發芽,從而找到更多的發展可能性,才是保證新零售玩家可以在新零售時代找準自身定位的關鍵所在。
探索新模式,做新零售的“弄潮兒”。即使是新零售推出了S2B的商業模式,我們依然不認為這是一個具有顛覆性的商業模式,甚至還給人一種B2B模式再進化的錯覺。可以想見的是,以S2B模式所衍生出來的新零售依然還是會在電商的陰影里徘徊。當新零售進入深水區,我們再去用這種俗套的商業模式來搪塞新零售,勢必會將新零售行業的發展帶入到死胡同里。
可見,探索新模式,不斷用新模式來充實新零售,才是保證新零售玩家們在深水區里有所作為的關鍵所在。同樣是保證他們可以在流量紅利之外,找到全新的發展模式和發展路徑的關鍵所在。如果無法找到新的商業模式,僅僅只是用S2B模式來搪塞“觀眾”,那么,新零售的“獨角戲”遲早都會演不下去的。
店寶寶電商研究院負責人張斌表示,當新零售有了新意,所有的挑戰便不再是挑戰,而是變成了機遇,新零售玩家同樣不再是“追風者”,而是變成了“造風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