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全球范圍內的LGBTQ人群規模已超過4億。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這樣基數龐大的一個群體卻一度過著幾乎不為人知的“柜中”生活。由于生理心理上的差異、交流渠道的閉塞和信息的匱乏,外界對此類群體產生了許許多多的猜測和疑忌,這更加重了處于相對弱勢的LGBTQ群體的心理負擔和內心矛盾,甚至影響到他們的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
2000年,國內最早的LGBTQ社區之一“淡藍色的回憶”上線,起初是一個記錄心情的個人網站,其創建人耿樂希望通過網站給眾多像他一樣的朋友,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讓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很快,“淡藍色的回憶”快速發展成為社群內最有影響力的垂直社區。2006年,網站更名為「淡藍網」,并擁有了5人團隊,他們從全國各地相聚秦皇島。耿樂曾公開表示,那時的網站沒有形成規模化的收入,運營十分艱難。
2012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耿樂看到了傳統互聯網所面臨的挑戰,希望通過互聯網技術改變中國LGBTQ人群的生活及健康的想法愈加強烈,并深刻認識到,要想一直做下去,必須擁抱移動端。于是,在移動互聯網浪潮的風口上,耿樂帶領團隊推出了服務于男同人群的移動互聯網產品Blued。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帶動用戶在通勤、等待和休息碎片化時間不斷加長,對線上社交活動的需求不斷增長。依據沙利文發布的《中國LGBTQ平臺行業發展白皮書》,全球LGBTQ群體在在線社交平臺上的MAU從2014年的3.5億增長到2018年的6.2億,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5.1%,預計2018-2023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0.8%。
據藍城兄弟招股書顯示,Buled平臺擁有注冊用戶超過4900萬,月活用戶達到600萬,其中海外月活用戶占比超49%。Blued活躍用戶的平均每天停留時長達60多分鐘,平均每天打開次數超過16次,Blued儼然成為了彩虹族群必裝軟件。近年來,Blued通過不斷對邊界業務的拓展,逐漸發展成不僅為全球的LGBTQ用戶提供通訊社交娛樂、直播等服務;同時還包括健康、家庭計劃等服務,旨在為LGBTQ群體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
近日,據媒體報道,藍城兄弟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招股書。這表明,Blued有望憑借資本助力,迎來全新發展階段,從而也為LGBTQ人群帶來更好更全面的服務體驗。
根據資產管理與企業咨詢業務專家LGBT資本公司的研究發現,全球范圍內LGBTQ群體擁有3萬億美元的消費能力,該群體占據了全球消費市場的5%-10%。在一份由英國研究機構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發布的LGBTQ市場行業報告中,中國內地每年的人群費規模保守估計至少也可達3000億美元以上,僅次于歐洲的8700億美元和美國的7500億美元。消費品、社交娛樂、旅游、美容、大健康、家庭計劃等多個領域共同構筑起了這背后龐大的產業鏈。“粉紅經濟”的力量不容忽視。
資本正是看中了Blued平臺吸引的大量活躍用戶及對細分領域的資源整合能力,自2013年開始,藍城兄弟已獲得包含清流資本、順為資本、DCM、嘉御資本、國宏嘉信資本、鼎暉投資、UG資本等多家投資機構參與的融資,成為垂直賽道內的明星企業。此次藍城兄弟公司啟動赴美IPO,也成為LGBTQ群體對話主流社會的標志性進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