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再回顧方便食品發展歷程之時,2020年絕對是濃墨一筆。
9月初,在第二十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上,來自康師傅、統一、思念、克明等領軍企業的代表悉數到場參加。在行情震蕩多變的2020年上半年,方便食品逆勢上揚,成為整個食品產業里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
其中,方便面產品的表現最為突出。尼爾森數據顯示,今年1-6月份,中國方便面市場整體銷量同比上升5.6%,銷售額則實現了11.5%雙位數同比增長。幾家龍頭企業中,康師傅的成績較為亮眼,其方便面事業上半年的營業收益為149.10億,同比增長達29.16%,凈利潤則為16.94億,實現了93.67%的增長,總額與增速雙創新高;統一、日清也均在營收和凈利潤上實現了同比的雙位數增長。
一、內外部挑戰機遇不斷,方便面市場穩步發展
近年來,盡管各種聲音在叫囂著方便面時代過去了,但事實上,人性是不會變的,追求便捷省事的懶人經濟一直都是風潮。在互聯網外賣成為日常生活習慣的同時,消費者對方便面的喜愛,也伴隨著產品迭代創新,不減反增。
據世界方便面協會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市場方便面總需求為414.5億份,達5年來新高。2020年上半年的爆發式增長更是印證了這一點,在眾多食品之中,方便面仍然是消費者滿足剛需的首選。
今年上半年,方便面市場整體銷量實現了5.6%的同比增長,銷售額的同比增長為11.5%。消費需求的激活帶動了市場快速增長,不僅傳統勢力保持強勁,后浪們也躍躍欲試。1至6月份期間,幾乎每一個月都有新興勢力拿到千萬級的融資。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份,全國新增方便食品企業達8500多家,同比增長了23.5%。對此,深耕食品賽道的彬復資本預測,整個方便食品賽道可在未來3-5年內再增長1000億的產值。
伴隨資本熱錢的涌入,一場群雄紛爭似乎在所難免。然而在這場方便面市場的追逐賽中,早有巨頭領跑在前。據尼爾森數據顯示,康師傅、統一等四大方便面品牌已占據了75%-80%的市場份額,高端市場更是已被前三強占據了85%。市場增長且保持高度集中的同時,高端化已經成為行業迭代升級的趨勢,不僅頭部陣營企業的高端產品銷售占比持續增多,整個市場的產品均價也在進一步提升。權威調研機構Frost & Sullivan預測,我國高端方便面銷售額的2016-2021年CAGR 將達到 12%,遠超行業同期整體增速。不難看出,高端方便面將繼續成為行業的主要增長引擎。
在以高端化為主攻方向的行業大趨勢下,各大品牌也有著自己的戰略側重。從整體來說,以統一、日清為代表的上市企業在持續加碼高端產品,而為數眾多的內資企業則仍持續進行著白熱化的價格戰。與此同時,康師傅迭代升級的步子似乎要邁得更大一點。2019年至今,康師傅的高價面銷售占比提升至45%,全國倉庫、經銷商及直營經銷商數量分別實現了87.9%、46.5%、33.9%的大幅增長,其銷量\銷售額市占也實現了同比上升。
為此,新經銷記者深入一線市場,對部分縣市經銷商進行了采訪。據江蘇徐州的某經銷商對記者透露:“康師傅的市場競爭優勢是強大的品牌力和服務能力。他們鋪進去的網點,產品比競品好賣,活動也做得多,對產品的售后回調響應也很及時。所以店老板對品牌產生信任之后,以后不管康師傅上什么新品,老板都很支持。因為對品牌信任,對服務信任。”
他還告訴記者:“相比餅干、掛面來說,方便面其實是短保產品,在縣城、農村等下沉市場的網點,雖然終端店老板對產品日期并不是太敏感,但康師傅總是能做到最標準的貨齡管理,保證貨品日期的新鮮度。這一點同行是很難做到的,這背后依賴康師傅完善的管理機制以及不計成本的堅持。”
市場數據也印證了上述觀點,在全國連鎖商超渠道中,康師傅方便面的銷量數據有較大幅度的領先。以7月份為例,在各品牌環比增速均延續下降趨勢的同時,康師傅的銷售額增速仍保持著領先。對此康師傅相關人員向記者透露,連鎖商超渠道的強勢除得益于全國經銷網絡的擴張外,還受惠于數字化戰略帶來的賦能,后者正為企業帶來顛覆式的革新。
二、優勢背后,離不開數字化戰略
進入2020年,數字化已從互聯網高頻詞匯變成了各行各業的普遍共識。特別是在今年上半年的行情變局中,企業推動數字化升級所帶來的回報,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面對不穩定的社會經濟形勢,那些具備數字化能力的企業優勢變得更加明顯,還在固守老一套的企業自身問題則紛紛暴露。
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看方便面市場,情況莫不是如此。實力雄厚的巨頭們在加碼生產運營管理的數字化運用,新興勢力們也在通過數字營銷感受新技術的賦能。在這條革新的道路上,康師傅作為行業領頭羊更是步伐堅定,對原有業務體系進行了全盤的數字化創新、升級。
憑借自主研發出渠道智能分銷系統和大數據人工智能平臺,康師傅能在現有銷售模式上,通過機器學習進行商圈預測,實現響應式鋪貨,同時對消費者需求提供快速反應,從而實現品牌下沉并擴大線下渠道的銷售份額。在特殊時期,康師傅借助數字化運營體系以及共享中心的數據整合,以強大的數據系統作為支撐,依然能保持對方便面的生產、銷售、物流工作進行無縫銜接的順利開展。
1、 保障復工復產,大數據使其快人一步
消費需求暴漲之時,各大方便面企業也面臨著復工復產,以及物流配送等諸多難題。面對穩定民生的重要任務,方便面企業顯然需要迎難而上,為廣大人民的剛需提供堅實保障,而如何打贏這一場戰役,更多體現在企業的內核上,需要有勇有謀。
這個謀,所指就是企業的應變能力。在波士頓咨詢旗下亨德森研究所針對沃爾沃、彪馬等國際企業運營管理數字化的案例分析中,也提到了康師傅憑借數字化管理體系克服困難率先復工復產的情況。譬如,當方便面需求出現激增,康師傅通過數字化運營體系監測發現后迅速對供應鏈進行了調整,并在第一時間重啟生產,同時還利用大數據的指導,迅速解決了產銷協調、物流運輸、原物料供應等問題,領先于行業全面恢復了產能。
2、助力企業洞察,針對性滿足消費者需求
借助與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平臺的合作,康師傅還通過對大數據的挖掘初步實現了對渠道端數據回流,以及從“雙微一抖”等社交媒體平臺上采集的消費者觀點的深入分析。在了解消費者真實的想法后,從而采用有針對性的營銷方式,并同步研發新品或調整產品策略,構建更多的消費場景,與消費者產生更深入的互動。
當系統洞察到居家消費需求的增長之后,康師傅就開始將方便面生產銷售的重點調整為面向家庭消費者的產品。譬如,速達面館家庭裝、大食袋、大食桶,以及為25歲-35歲的城鎮化新族群創新打造的“手搟面”新品,均是康師傅在大數據背景下面向新消費場景和消費人群進行的探索。
3、智慧營銷,臨門一腳保障品效合一
有了具備針對性的產品,合適的渠道同樣不可或缺。當不少品牌往熱門網綜砸錢投廣告的同時,康師傅更側重于品效合一的考量,選擇用數據說話的“智慧營銷”,朋友圈、短視頻、直播間因此成為了重要的營銷陣地。
以電商帶貨為例,今年6月份,康師傅將新款的速達面館自熱面送到薇婭直播間,拿下5分鐘售出7萬碗的好成績,手搟面則上市之后連續在羅永浩直播間、謝娜直播間賣到斷貨,銷量十分火爆。
憑借數字化戰略的全盤推進,康師傅在今年應對市場變化過程中可謂收獲頗豐,業績創造新高之余,品牌認可度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前不久,在哈佛商學院針對中國企業的案例教學中,康師傅作為優秀代表入選其中,在全球商業精英面前展現了民族企業的風采。
三、歸根到底,企業的核心能力無法被取代
如果說,數字化賦能最直觀的體現是產品銷量、企業業績的增長,它在看不到的地方還深刻地作用于企業整體的形象上。作為行業的領軍企業,康師傅之所以能不斷實現自我突破,離不開企業核心能力——品牌影響力的長久建設。
據丁香醫生數據研究院發布的《2020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大眾對于健康的定義已經從“不生病”轉變為“吃好、睡好、心情好”,國民健康觀念已發生根本性的轉變。面對國民對飲食健康的日趨重視,康師傅在食品安全方面一直以高標準嚴控品質,先后投資達5億元建立了國際水平的食品安全檢測中心,食安管理團隊人員達到3000多人,每年可對旗下相關原料及最終產品檢測超過350萬次。此外,康師傅還與中國航天基金會展開緊密合作,進行航天科普教育和航天技術民用方面的合作,旗下產品更是在不久前成為了中國首款“太空面”。
在數字化的新時代,消費群體的另外一個重要趨勢就是越來越看重企業在社會責任、可持續發展上的作為。OC&C的研究報告《無國界的一代》更是指出,可持續發展是未來消費主力軍Z世代最為關注的議題之一。對此,康師傅一貫堅持國際通行的“向好以善”理念,強調積極開展對環境、社會,以及人和家庭有益的可持續發展行動。具體來說,康師傅作為核心企業,與整個上下游供應商、經銷商、零售商聯手,貫通4000萬農民和9億消費者鏈接渠道,構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在滿足全國消費者的需求,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的同時,也增進了產業鏈各相關方員工和家人的生活福祉,帶來長遠業績的提升。
前不久,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一份針對中國企業就可持續發展目標認知情況的基線調研報告中,康師傅從百余家企業里脫穎而出,與百度、益寶計劃共同作為優秀案例入選了該份報告。
作為一系列企業核心能力建設的成果,康師傅的品牌形象一直在快速消費品中位居前列。在凱度咨詢剛剛公布的2020年快消品最受歡迎中國品牌排名中,康師傅名列第3,是唯一入選榜單TOP10的方便面企業。
在商界,有個多年來的共識,品牌影響力作為無形資產,是企業最核心的一種能力。品牌影響力不僅直接體現在產品,更落實在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中。當一家企業具備了品牌影響力上的優勢,也就具備了一種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以康師傅為例,這一觀點得到了充分的驗證。伴隨數字化戰略的持續推進,康師傅能憑借核心能力的優勢,將產業迭代升級的邊界伸往何方?相信答案不久就能見分曉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