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這家紡織企業優化供應鏈體系,發展進入快速道!

2020-08-23 11:23:30

從最初的兩層樓廠房發展到如今的5層辦公樓,不斷做強做大,這家企業就是廣東佛山嘉謙紡織,這其中就有嘉謙紡織總經理蔡振雄的功勞,請看印染人的報道。

“企二代”蔡振雄在大學畢業后逐步接棒經營家族企業嘉謙紡織,如今已在嘉謙紡織任職近1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佛山紡織業業績同比下降八成。相比之下,嘉謙紡織業績同比下降僅三成,表現可圈可點。嘉謙紡織能在此次疫情中穩步前進,得益于近些年蔡振雄對嘉謙紡織開展的數字化改造和持續創新,優化完善了企業管理體系、產品體系和供應鏈體系。

創辦物聯網公司降低企業溝通成本

蔡振雄在接班后發現,紡織行業信息化程度不高,企業管理體系不完善。例如,公司的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簡稱“ERP”)自2006年引進,到2014年依然沒有更新換代。

“當時的ERP系統體驗感比EXCEL還差,已嚴重影響公司的運營效率。”蔡振雄很快向父親、嘉謙紡織董事長蔡景輝溝通企業信息系統問題。他主動學習編程、信息應用等知識,把發現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列成報告,用數據呈現的方式剖析問題,最終得到了父親的支持。

考慮到嘉謙紡織銷售模式多樣,物流點遍布全國,蔡振雄于2015年大刀闊斧進行內部數字化改革,聘請了20多名專業編程人員,針對嘉謙紡織的經營特性、銷售模式和內部管理等多方面對公司進行改造升級。

蔡振雄認識到,電腦端ERP系統只是起點,未來商務操作一定是移動互聯網,因而嘉謙紡織必須實現手機移動端的實時管理。于是,蔡振雄在2017年創立物聯網公司,每年投入過千萬元用于數字化研發。為了第一代嘉謙紡織內部數字化系統的上線,他一干就是3年。目前,嘉謙紡織已實現管理流程可視化和生產可視化,企業溝通成本下降。

“未來的競爭優勢在于企業的效率。”蔡振雄認為,擁有一支自己的編程隊伍能把對信息的采集和對行業的理解很好地結合起來,通過數字化工具,更好地促進企業發展。數字化改造后,嘉謙紡織的經營效率比2015年以前提升200%,比3年前提升90%。

目前,蔡振雄正帶領研發團隊開發手機端客戶小程序,為客戶提供了解產品屬性、實時追蹤訂單流程、實現收款對賬等功能。蔡振雄表示,推動企業信息化、數字化、流程化,將是他今后工作的重點方向之一。

優化供應鏈體系有效控制企業增速

服飾品牌的訂單周期多為90天,但在網購時代,消費者更希望7天內收到貨品。如果不能根據市場需求作出供應鏈的快速反應,就跟不上消費者的步伐。因此,嘉謙紡織每年都投入營業額的15%用于新品創新,以及預測當季度的服飾流行趨勢,在未有訂單的情況下按照預測大量生產。

2015年以前,嘉謙紡織以每年30%的增速發展,但蔡振雄認為嘉謙紡織的現貨模式不允許企業發展步伐過快。蔡振雄回憶,幾年前,他把嘉謙紡織合作伙伴的門檻提高,要求只有互相支持、認可嘉謙紡織發展理念的客戶才能繼續與嘉謙紡織合作,這間接把嘉謙紡織的企業增速降低。

“企業高速發展時,在棉花、織造到染整等過程中出現了不少魚目混珠的情況,導致嘉謙紡織供應鏈混亂。但嘉謙紡織當時發展太快,沒有機會做出調節。”蔡振雄說,通過優化供應鏈有效控制企業增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嘉謙紡織在此次疫情下平穩過渡。

在蔡振雄的帶領下,嘉謙紡織走出的每一步都是踏實的。用他的話來說,此次疫情警示不少企業必須建立有效的供應鏈管理機制,企業現貨模式也決定了資金寧可投入到物聯網和自動化改造等方面,也不能盲目擴大規模。

趁著疫情期間訂單減少的空隙,蔡振雄帶領嘉謙紡織進行技術升級,投資建設全新的綠色工廠,做市場不能輕易復制的高端產品。

為迎接疫情影響下新一波行情,蔡振雄正在做足高端人才儲備。“這個行業年輕人太少,我要吸引更多的新鮮血液。如何建立有效的培訓機制,怎樣通過改善條件讓年輕人愿意進入這個行業,是我思考的另一個方向。”蔡振雄說。

中國紡織印染產業的日漸發展壯大,面對傳統的傳統供應鏈的長時間消耗,與現代網絡電商形成鮮明對比,人才與技術、信息、管理、交易等綜合型服務要素的缺乏,是針織行業轉型升級亟待解決的問題。

同樣,傳統產業不等于落后產業,印染行業作為紡織工業節能減排、技術創新的關鍵環節,加強技術創新,攻克技術難題,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提高綠色競爭力,創造產品高附加值,成為推進印染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關閉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