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攻堅決戰時刻 恒昌推動金融產業融合脫貧

2020-06-22 16:11:12

不久前,國務院扶貧辦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我國現有832個貧困縣,截至5月17日,有780個縣已經宣布脫貧摘帽,7個省區還剩下52個貧困縣。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要在就業地穩崗就業,要支持扶貧產業恢復發展。在兩會的積極信號下,“扶貧”又一次成為了全社會上下熱烈討論的“關鍵詞”。

在我國的扶貧攻堅事業中,企業力量始終是參與扶貧、幫扶脫貧的關鍵一環。秉持著“義利兼顧、以義為先,村企合作、互惠雙贏”,企業憑借個體優勢與市場優勢,在精準扶貧、可持續脫貧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當前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時刻,參與扶貧的企業需要從長遠價值思考未來的扶貧之路,在精準扶貧中,要對不同原因、不同類型的貧困,采取不同的脫貧措施,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除了對貧困群體的資金支持,對貧苦地區脫貧技能的支持和傳授更為重要。伴隨著精準扶貧的不斷推進,更多元化的扶貧舉措被積極的運用,成為精準扶貧上的實招,同時也在推廣實踐中產生實效。產業扶貧、電商扶貧、消費扶貧等,已經成為企業參與脫貧攻堅的主要模式。其中,金融+產業的扶貧模式已成為沖刺精準扶貧關鍵期的必然選擇。

產業扶貧提出于2018年8月國務院下發的《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意見將產業扶貧列為一項具體的精準幫扶舉措。同時指出,地方要深入實施貧困地區特色產業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加快發展當地特色產業,培育和推廣有市場、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產品。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關于切實做好2019年-2020年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的指導意見》,該意見從十個方面和二十二條具體內容,明確指明了未來兩年金融扶貧工作開展的總思路,同時也重點提出推動金融與產業扶貧的融合,增強貧困地區的發展動力。

在一系列政策利好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正積極投入到精準扶貧攻堅戰中,很多金融企業已成為推動扶貧的重要力量。通過參與脫貧攻堅戰中的實踐,很多金融企業通過各方力量和資源的整合, 探索出了具有創新價值的扶貧模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具有參考性的樣板。作為新金融的實踐者,恒昌結合公司多年來的扶貧實踐,2017年就在重慶市酉陽縣成立了桃花源公司,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農業訂單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帶動一批、直接生產帶動一批方式,由公司免費統一品種、統一生產標準、統一田間管理和技術指導。同時,還依靠集團體量資源, 抓住市場需求前端, 結合酉陽生態農特產品的自然稟賦,以訂單采購、加工形式、整合、開發當地知名農產品,建設酉陽特色農產品產業鏈, 打造了“花田貢米”、“酉雞酉鴨”、“酉陽苦蕎”、“酉陽山茶油”、“酉陽蜂蜜”等系列優質地方知名農產品品牌,為酉陽綠色農產品賦予了品牌附加值。在打造地方特色農產品品牌的同時,恒昌的扶貧探索還為這些農產品從農村走上城市的餐桌提供了一條快車道,實現了農產品和銷售渠道的直接對接。恒昌積極拓展了酉陽農產品銷售渠道,通過微信公眾號、H5推廣平臺、天貓商城、有贊商城、積分商城等線上,以及線下宅配卡的推廣,融合多渠道資源,共同把優質、生態、安全的酉陽優質地方知名農產品帶出深閨、推向市場,從根源上解決“滯銷賣難”的問題,幫助酉陽縣成功實現脫貧摘帽。今年年初,花田貢米作為酉陽特色產品上榜首批擬認定的《全國扶貧產品名單》,將優先上線至國家“扶貧832”平臺銷售,為當地脫貧攻堅貢獻堅實力量。

同時,恒昌還讓貧困戶與有能力的農戶組成農民專業合作社后,再與企業合作。在該模式中,企業為合作社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后的技術支持和服務,降低合作社的運行成本和風險。合作社按企業的要求負責組織社員進行產品生產,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通過事前事中事后的幫扶,從飼養到收購各個環節為貧困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前期有產業收益的希望,中間有企業幫扶,找項目、找產品、提供種養殖技術支持,資金支持等,后續才能形成良性循環的產業生態圈,讓扶貧更“扶智”,為農村貧困人群“聚力賦能”。

據了解, 為響應黨中央脫貧攻堅戰和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恒昌自2017年確立了“精準扶貧+慈善公益”兩輪驅動的基本方略,依托“互聯網金融+產業扶持+基層黨組織”模式扎實推進,對貧困農戶采取包括定點幫扶、土地流轉、直接生產帶動等在內的多種模式,助推貧困戶精準脫貧。今年年初新冠疫情蔓延下,很多當地特色農產品出現了滯銷的情況。為此,恒昌還啟動了“共克時艱愛心‘酉’農”公益助農計劃,積極幫助農民走出滯銷困境的同時守好廣大客戶的“米袋子”。抗“疫”之下恰逢農時,恒昌還第一時間組織多方力量,將優質的花田貢米種子發放到當地農戶手中,確保春耕的正常開展。

酉陽“書記縣長直播帶貨、助力電商消費扶貧”直播現場

此外,由于疫情的影響,利用網絡直播、短視頻等形式帶貨助力農產品銷售并解決疫情帶來的滯銷賣難問題也已成為當前的營銷主流。為此,恒昌通過抖音號直播、短視頻帶貨、朋友圈營銷等多種形式,對重慶酉陽花田貢米、膠原蛋白和果蔬酵素等特色農產品進行線上營銷推廣。在5月27日的酉陽“書記縣長直播帶貨、助力電商消費扶貧”活動中,縣委書記陳文森,縣委副書記、縣長李成群通過淘寶網、微信小程序、華龍網等平臺開展直播活動,為花田貢米等扶貧產品代言。直播期間1600萬人次在線觀看,交易16萬余單,銷售額518萬元。不但擴大了特色優質農產品的知名度和銷售額,同時也為貧困戶增收致富提供了新動能。

回顧恒昌公益扶貧之路,不難發現,恒昌不僅充分發揮了企業的金融優勢,同時還深度融入了產業勢能,變“輸血”為“造血”。未來,恒昌還將繼續探索金融+產業鏈的創新模式,帶動更多三農從業者和貧困地區從中獲益,打造渠道多樣化、模式多元化的公益助農新藍圖。

關閉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