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于靖園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把都市圈推向了經濟恢復的主力軍地位。隨著政策的不斷出臺,都市圈擴容不斷提速,中國已進入都市圈時代。
近年來,中央部委發布的政策中,在推動產業升級、新型城鎮化建設、現代都市圈培育、城鄉融合發展、推動返鄉入鄉創業、推動社會公共服務等多項工作中,均強調了社會資本力量參與的重要性。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提出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加快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實施步伐。要以新型城鎮化帶動投資和消費需求,推動城市群、都市圈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創新。要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更加注重補短板和鍛長板。
都市圈時代到來
這是繼2018年9月29日沈陽“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提出“要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2019年2月發改委發布《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之后,中央和國家層面再次明確提出都市圈一體化發展的要求。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把都市圈推向了經濟恢復的主力軍地位。隨著政策的不斷出臺,都市圈擴容不斷提速,中國已進入都市圈時代。
資料顯示,人口向重點城市集中的趨勢越發明顯,大城市發展優勢不斷強化。2018年,我國城區人口超過100萬的大城市數量從2006年的68個增長到91個;城區人口超過400萬的城市從2006年的11個增長到19個。特別是近年來戶籍制度改革和以高知、高技術為代表的新生代勞動人口流動,部分城市的人口規模迅速增長,陸續成長為人口超過千萬的重點城市。
城市的大型化和中心化,又進一步推動了城市的跨城化發展,在更大的區域范圍內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生產空間重組,并逐步向都市圈演進。2018年,30個都市圈的城鎮人口凈增量占全國凈增量的73%。而都市圈里,有70%人口增量集中在外圈層,也就是說,都市圈成為當前我國新型城鎮化的主體地域空間。
都市圈發展創造真實有效需求,是未來經濟增長最大的結構性潛能,為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業內專家表示,都市圈是在經濟一體化需求驅動下演變而成的城市化空間形態,也是最易于探索區域合作機制創新的試驗田。都市圈范圍內的空間規劃、基建設施、公共服務和產業發展一體化探索是最易實施、也是最有效率的,有利于我國在城市群或者更大范圍的區域合作機制創新提供政策工具。
因此,都市圈有望成為一體化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區,并通過積極探索、落地在行政區域間的產業利益分配與補償機制、多元化的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財政補償機制、都市圈住房規劃和用地供應機制,以及跨行政區住房開發合作等方面的區域合作協調機制,促使都市圈真正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經濟發展有機體。
通過長期的觀察與研究,華夏幸福研究院院長顧強判斷,都市圈已成為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未來都市圈發展的競爭力將取決于核心城市的創新高度、都市圈的網絡聯系強度和都市圈的政策協同力度。
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杰認為,過去城市化強調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而近兩年則更強調都市圈。“因為人們終于發現都市圈的投資、消費效率好于中小城市的發展模式,投資效益最高的是都市圈,消費倍增效應也在都市圈。”
有機構研究,都市圈建設每年能夠為全國經濟增長提供至少0.5到1個百分點的增長動能,不僅可以修復經濟,更是為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表示,中國已經進入都市圈主導的時代。以數據為例,2003年到2018年15年的時間里,新增人口92%在都市圈,只有7.8%在非都市圈。
創新產業新城模式
多年以來,華夏幸福作為都市圈縣域經濟發展的推動者,創新探索出產業新城模式,即開發性PPP,創建了一個成熟而又有巨大潛力的區域開發組織模式。通過“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合作共贏”的開發性PPP市場化運作機制,華夏幸福提供規劃設計、 土地整理、基礎設施建設、公共配套建設、產業發展和綜合運營六大服務,為合作區域量身打造出一套可持續發展的綜合解決方案,實現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一模式源自華夏幸福在環京都市圈固安縣的探索和實踐。2002年,華夏幸福與固安政府合作開發固安產業新城,經過18年的持續發展,彼時的農業縣固安,在產業新城“產城融合”發展的帶動下創新蛻變,成為京南一顆璀璨的明珠,正在向著科創城市邁進。
固安產業新城距離北京天安門正南50公里,距離雄安新區50公里,距離北京大興國際機場10公里,距離天津城區85公里,地處京津雄黃金三角核心腹地。從天安門到雄安,固安位居重要節點位置。依托天安門南中軸發展方向和北京向外“京保、京雄、京津”的3條發展軸線,大北京向南發展趨勢凸顯要義。
如今的固安,是國家園林城市,被稱為“每一公里就擁有一座公園”。在產業新城多年城市生態底板的打造下,固安全域共有18座城市公園,60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125公里林蔭跑步道,再加上固安南部自有的世界四大富熱田溫泉資源,固安可謂生態休閑環京領先。
在產業發展方面,固安產業新城已經形成了新型顯示、航空航天、生命健康三大千億級的產業集群,并打造出了優美的城市環境和高品質的生活配套。
基于固安產業新城的成功實踐,產業新城開發性PPP模式在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全國15個核心都市圈縣域成功復制,帶動所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提升居民幸福感
在中原都市圈,位于河南省長葛市北部的長葛產業新城地處鄭許一體化戰略支點、鄭許經濟走廊主軸線上,毗鄰鄭州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作為許港產業帶的必經支點和支撐載體,長葛產業新城通過京港澳高速、華夏大道、新107國道(在建)、鄭許市域鐵路(在建)快速通達航空港區。
“在我們這兒,以前都是吃完晚飯就睡覺,也沒啥娛樂,現在不一樣了,環境好,服務好,生活設施也多了起來。晚上姐妹們還可以聚到一起跳跳廣場舞!現在的日子掉到蜜罐子里了!”在河南長葛市,一位來樂舞公園游玩的大姐開心地訴說著家鄉的變化,眼神中流露出喜悅和滿足。
這位大姐所說的就是華夏幸福建設運營僅3年多的長葛產業新城。在這里,公園、兒童游樂場、健身器材一應俱全。清晨起床后,呼吸著新鮮香甜的空氣,漫步在潔凈暢通的道路上,欣賞著花紅草青的景色,伴隨著悅耳動聽的鳥鳴,幸福的氣息彌漫在新城的每一個角落。
公司準業主潘女士也有這樣的感受。“我每天都會帶孩子來樂活公園玩。從來都沒想過,自己家門口會有一座這樣的人情味十足的公園。”潘女士說,公園不僅環境好,這里的工作人員態度也特別好,還免費提供飲水,不時播放露天電影。
在她看來,買房除了房子本身,服務和人情味尤其重要。她很開心,在這里真正找到了家的感覺。比如,幸福驛站工作人員及時遞上的一杯水,不僅給這里的游人送去了方便和溫暖,無形中還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生活于此的人們感受到真摯和美好。
樂活公園 長葛產業新城樂活公園是河南省首家Wifi全覆蓋公園,緊急報警裝置、音樂大道,節日活動……這里處處彰顯著“以人為本”的氣息。
長葛產業新城樂活公園是河南省首家wifi全覆蓋公園,緊急報警裝置、音樂大道、節日活動……這里處處彰顯著“以人為本”的氣息。在公園的中心位置,還有一座幸福驛站,時刻準備著各類茶飲、應急藥品和雨傘等,在每位居民需要的時候,及時送上最貼心的幫助。
幸福生活以人為本
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江門高新產業新城雄踞江門市東大門,是江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2016年10月,圍繞“珠西科創新城,田園活力僑都”的戰略定位,華夏幸福開始打造江門產業新城。以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為目標,重點布局智能終端、智能制造裝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三大產業集群,并涉足大健康、科技創新領域,構建“3+1+1”產業體系。
“這里當初是一片荒地,沒想到變化可以這么大,”原住民朱先生的語氣中充滿著驚喜,“完備的生活設施,優美的生態環境,便利的交通,優質貼心的服務……產業新城的建設為附近居民的生活提供了許多便利。”
曾經,有不少市民與朱先生一樣,一邊艷羨著區域外經濟發展,一邊也始終盼望著,有朝一日家鄉也迎來發展轉機。如今,江門高新區產業新城在歷時大半年的景觀品質提升后,無論是硬性條件和軟性條件都得到了極大地改善。他們紛紛慨嘆:“大人有了休閑、鍛煉的場所,孩子有了放學后游戲的樂園,現在生活得越來越開心,對這片土地的未來也充滿了期待。”
龍溪湖公園是江門高新區產業新城的核心生態公園,處處彰顯“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城市綠道、小鳥天堂、“天空之境”等多處“顏值”在線的景點,使公園成為一張特色城市名片。每逢周末,公園游人如織;而根據市民游玩需求打造的亮化景觀和成立的“幸福驛站”,則為市民提供了更多貼心服務。
一直以來,華夏幸福通過在都市圈縣域科學規劃、建設、招商、運營產業新城,不斷賦能區域發展,增進民生福祉。而在都市圈時代,華夏幸福開始在都市圈核心圈層積極發展商業地產及相關業務,與產業新城業務實現“雙輪驅動”,致力于成為“中國領先的核心都市圈不動產投資開發及運營管理平臺”。
清華大學PPP研究中心王守清教授表示,隨著都市圈上升為國家重大戰略,都市群將成為未來20年新型城鎮化的主體形態,這無疑將給華夏幸福帶來更多大展宏圖的空間。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報道)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0年9月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