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體驗,建盞文化創新的新模式

2020-08-09 16:38:28

中國式文創可以為民眾提供優質的文化體驗,然而利用其帶來的文化資源需要成熟的市場發展模式,這種市場發展模式應當具有市場化、產品化、可參與性等特點。

建盞已經過了“野蠻生長”的年代,如何精細化燒制被市場認可的建盞,成為當下的難題。傳古堂(南平)建盞文化有限公司繼2018年12月份舉辦首個龍窯開窯節后,開始探索建盞文創產業的發展新模式。

近日,以傳習古法,專注柴燒的傳古堂(南平)建盞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暨子文跟記者分享傳古堂的文創新想法

搭建產品研發為根基。既然是依托建盞的文化基地,必須在作品上有著過硬的基礎,不僅在傳統傳承上的堅守,還在在作品的創新上有所作為。

全產業式體驗。常規的體驗,肯定不夠,我們的所有燒造環節,均向外開放,讓公眾能從容易的工序循序漸進體驗文化教育。在文創園內擺放了許多和建盞相關的設施,寓教于樂的方式,讓觀眾身臨其境體會宋代民眾的飲茶習慣。

完整的一只盞誕生,體會開窯那一刻的喜悅。

網絡傳播.通過直播、知視頻、遠程教學、遠程體驗等方式,通過網絡的方式讓年輕人快速地了解,一只建盞由泥到瓷的整個過程。

據了解,暨子文傳古堂目前已完成長27米的通天龍窯、展廳、體驗室、建盞文化交流館等,目前每月燒制兩窯到三窯之間,其作品先后獲得第三屆建盞文化博覽會工藝精品獎評選獲銅獎,并入選《烏金》入選第十二屆海峽兩岸(廈門)海峽博覽會,由于在文創方向取得優異的成績,傳古堂(南平)建盞文化有限公司的“傳古堂文創園”被水吉中學建盞列為“校本課程實踐基地”且傳古堂(南平)建盞文化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陳浩先生被聘為水吉中學建盞校本課程實踐基地顧問。

思路得正確。做一樣卻創新,就有前途。如支付寶改進了支付信任,京東用移動POS改進了支付信任。改進一點,別人沒做,就有戲。

背景資料

2018年,傳古堂創立,通天龍窯建成

2018年10月,傳古堂第一秕建盞燒制

2018年12月,傳古堂舉辦開窯節

2019年,傳古堂文創基地被列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培計劃基地

2020年,被水吉中學建盞列為“校本課程實踐基地”

關閉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