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屏縣不動產登記中心
一、行業概況
1、行業發展歷程
中國測繪地理信息產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隨著現代測繪產業的成熟,信息化、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人類生產生活對信息需求量的擴大,以現代測繪和3S(即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技術RS、全球定位系統GPS)等技術為基礎,以地理信息開發利用為核心,開展地理信息獲取、處理、應用的測繪地理信息產業逐步形成。整個行業的歷程主要包括了行業應用階段(模擬測繪階段)、行業更新階段(數字化測繪階段)和行業升級階段(信息化測繪階段)等階段,目前進入行業演變產業階段(智慧測繪階段)。
2、技術發展歷程
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的發展隨著測繪儀器和信息技術的變革和進步而發展。回顧歷史,測繪行業一直緊跟時代步伐,利用當前各種先進技術進行轉型升級。從以模擬測繪為主的“測繪1.0”時代,到以數字測繪為主的“測繪2.0”時代,再到以信息測繪為主的“測繪3.0”時代,測繪技術一直與時代的先進技術緊密關聯。近年來,隨著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與大數據、移動互聯、智能處理和云計算等高新技術的融合不斷加快,測繪數據的獲取方式、測繪信息的處理技術和測繪產品的提供形態已發生了深刻變革,逐步由信息化測繪升級為智能測繪,進入了“測繪4.0”時代。
3、行業發展規模
根據《2018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報告》,2017年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總產值達5,180億元。根據《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報告(2019)》,我國地理信息產業2018年產值為5,957億元,同比增長率約為15%,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值保持兩位數增長,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創新能力不斷提升,融合發展效應顯著。據此預計我國地理信息產業2019年產值將超過6900億元。截至2019年6月底,地理信息產業從業單位數量超過10.4萬家,產業從業人員數量超過134萬。
二、產業發展趨勢
1、產業分類
測繪地理信息產業是綜合性高技術產業,是采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對測繪地理信息資源進行生產、開發、應用、服務、經營的全部活動,以及涉及這些活動的各種設備、技術、服務、產品的企業集合體。
按照技術特征進行劃分,測繪地理信息產業主要包括測量業、地圖出版業、導航定位業、遙感業、地理信息系統業等五大產業分支,每個產業市場又包括技術市場、產品市場、信息市場和勞務市場等。
2、產業鏈結構
(1)產業上游:硬件是信息產業的重要支撐,測繪地理信息產業所涉及的硬件設備,除了各種計算機和網絡通信設備與基礎設施之外,還包括各類測量儀器、圖形圖像處理設備和輸入輸出設備、地圖數據采集設備、航空攝影和數據采集設備、衛星導航數據采集與處理設備等。
(2)產業中游:數據采集是地理信息產業的基礎,也是產業鏈的基礎環節。數據采集包括測量、遙感數據采集、衛星導航定位數據采集等。地理信息軟件及系統服務是對獲取的數據資源和技術成果的集成應用。目前該服務環節幾乎涉及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如國土資源、生態環境、城市建設、房產、交通、鐵道、統計、公安、緊急事務處理、經濟規劃、農業、林業、海洋、軍事等等。
(3)產業下游:在現有產品和技術基礎上進行的各種營銷服務、技術和軟件的培訓和咨詢服務。為許多其他IT分支提供空間信息資源與空間分析功能,如電子商務、LBS、室內導航、車載導航、手機導航、智能交通(ITS)、智慧城市等,擴展了地理信息產業鏈,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3、產業發展趨勢
產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與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催生了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
空間基礎設施建設驅動作用明顯:測繪基準服務能力穩步提升、衛星遙感影像數據獲取來源不斷加大。
產品服務轉型升級初見成效:“智能+地理信息應用”。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地圖類APP,為淘寶、微博、今日頭條等常用移動應用提供定位服務。
智慧服務領域不斷拓展:智慧旅游、智能交通、共享經濟、自動駕駛……
4、產業存在的問題
大量的單位集中在傳統的測繪數據采集和處理方面:人數眾多,同質化嚴重,供給嚴重過剩,而在核心技術開發、高端制造和創新應用方面,高質量的企業還不夠多。
企業規模小而散,集中度不高:行業最大企業占行業的比重也不過0.5%,百強企業合計占行業的比重約7%,龍頭企業作用不明顯。
發展驅動力主要靠政府投入:產業收入80%以上來源于政府項目或政府投資拉動,面向企業、面向消費者收入占比低,出口占比相對其他產業也比較低。
市場環境問題突出:低價中標問題普遍、部分項目合同責權利不對等、企業利益難以保障。
參考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2019-09-06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會長孫玉國:地理信息產業是數字經濟新引擎
三、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1、發展機遇
(1)國家給予充足的政策支持和戰略保障
(2)政府和市場有著充足的服務需求
社會管理需求: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在政府部門管理和決策系統、數字城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基礎作用。
自然資源管理需求: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在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統一確權登記、合理開發利用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國土空間規劃需求: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審批-實施-監督全過程發揮著支撐作用。
應急測繪需求: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在了解災情、監測預警、指揮決策和搶險救災等作用不可替代。
環保監測需求:廣泛應用于在大氣污染源監測、城市空間擴展、植被覆蓋變化、地表沉降等領域。
(3)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2、發展挑戰
主要包括互聯網巨頭的產業跨界對傳統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的發展帶來的時代挑戰。測繪地理信息服務與各類生活服務等的跨界發展極大程度上有效地對測繪地理信息服務體系的服務范圍進行了深度拓展,加大了服務的深度與廣度。然而,這些所謂的跨界服務中的測繪地理信息往往都比較隱蔽的,難以準確地定位服務的價值與內容,這就造成了傳統測繪地理信息產業機構與互聯網巨頭在部分跨界產業領域之間出現了激烈的競爭。
四、如何與自然資源管理融合發展
測繪地理信息作為自然資源部的重要組成,如何從部門職責和事業發展的角度出發,充分發揮地理空間思維和測繪地理信息成果、技術作用,參與到自然資源管理中去,構建測繪地理信息新型業務體系,從而實現融合發展,是當前測繪地理信息發展研究的重要任務。過去,我國長期實行自然資源分部門管理。按照《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有關要求,將建立起自然資源調查評價、確權登記、空間規劃和督查監管“四統一”的自然資源管理體系,構成自然資源管理的閉環關系。測繪地理信息服務應與自然資源管理的深度融合,在自然資源管理的調查評價、確權登記、空間規劃和督查監管四環節的組織分工、服務模式、投入機制進行深入研究和實踐探索。
測繪地理信息與自然資源管理深度融合的服務模式
來源:國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