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0日,由蘇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指導,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政府主辦,蘇州市相城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蘇州市相城區科技局、蘇州市相城區工信局、蘇州市相城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承辦,投中信息、東吳證券協辦的“經緯才略,金融賦能”相城區企業上市“苗圃”計劃啟動儀式暨首期“苗圃”企業訓練營開班典禮盛大召開。
(企業上市“苗圃”計劃啟動)
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聯辦財經研究院院長許善達 ,江蘇省信用再擔保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江蘇省信用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喜榮,上交所發行上市中心資本市場服務區域主任傅諾,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范力,蘇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施敬,相城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潘春華,副區長管傲新、曹巖等出席本次活動。
蘇州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也是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今年前三季度,蘇州市GDP總量達到14208.19億元,總量居全國第六位,在江蘇省中列第一位。按照工業產值計算,蘇州已經超越上海,晉升中國第一大工業城市。
相城區作為蘇州最年輕的區之一,近年來緊緊圍繞“12345”發展戰略,致力打造“數字金融、大數據(區塊鏈)、工業互聯網、智能車聯網、先進材料、生物醫藥”等六大未來產業,形成了“國家級高鐵樞紐、中日(蘇州)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長三角數字金融數據中心、虹橋—相城一體化”四大戰略優勢,正逐步成為蘇州市域新中心。
(蘇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施敬)
蘇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施敬表示,近年來,蘇州市緊緊圍繞“五個一批”的上市工作總體思路推進企業上市工作,通過構筑上市后備企業梯隊,推動了資本市場“蘇州板塊”的穩步壯大。目前,全市有境內外上市公司176家,其中:境內A股上市企業140家,數量位列全國大中城市第五位。
其中,相城區持續完善上市工作機制,有力推動企業對接資本市場,在支持企業上市方面做出了“相城特色”。相城區企業上市“苗圃”計劃的啟動,就是加快企業上市的又一重要舉措,必將推動相城上市工作邁上新的臺階。
(相城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潘春華)
相城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潘春華表示,當前,相城贏得了極具帶動力的承接法定數字貨幣試點的帶動優勢、打造國家級高鐵樞紐的中心優勢、推進虹橋-相城一體化格局的融合優勢和獲批中日地方合作平臺的外向優勢等“四大國家級戰略優勢”。
“苗圃”計劃是相城區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做大做強資本市場“相城板塊”的重要舉措,對推動相城產業升級轉型具有重要意義。相城將會繼續完善相關扶持政策,牽頭建立溝通協調機制,持續優化全區營商環境,為“苗圃”企業發展和登陸資本市場保駕護航。
“苗圃”計劃即相城區將針對企業成長的不同時期,通過企業家培訓、產業鏈對接、投融資服務等手段,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鏈條式的金融服務,進行靶向培育。
同時,現場揭曉了首批苗圃計劃入庫企業名單。相城區金融監管局、相城金控集團前期梳理摸排了全區2200多家規上企業、科技型企業和新經濟企業,經過層層篩選,114家企業入選首期“苗圃”企業名單,并分為“種子”和“青苗”兩大類別。
魔門塔(蘇州)科技有限公司、蘇州智加科技有限公司、蘇州盈科電子有限公司、蘇州科陽半導體有限公司、蘇州共創科技有限公司、蘇州清澤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江蘇聚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蘇迪飛達電子有限公司等入庫企業代表現場參與了授牌儀式。會議現場為部分“苗圃計劃”專家導師安排了聘書頒發儀式。
“苗圃計劃”充分挖掘相城區上市企業資源,著力助推企業積極主動對接資本市場,全力推動優質企業做大做強。為幫助苗圃企業開拓管理視野,將企業的發展戰略扎實落地,相城區研究出臺了“苗圃“計劃扶持政策。
(相城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巫曉慧)
相城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巫曉慧解讀了“苗圃”計劃扶持政策,表示在融資服務、企業保障、人才支持、培訓輔導四個方面將對企業進行全方位扶持。
在融資服務方面,成立總規模5億元的天使投資基金,以及30億元股權投資基金。在企業保障方面,給予苗圃企業租用區域內國有集體辦公用房的資金補貼,為苗圃企業開通保姆服務,開通綠色通道簡化流程。在人才支持方面,利用相城區人才網平臺和相城區人才安居樂業實施意見,分別從挖掘人才、補貼人才兩個方面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在培訓輔導方面,對接監管機構、高端機構開展專業培訓課程、輔導講座、融資路演等活動,搭建苗圃企業溝通交流平臺,并幫助企業在公司治理、合規性經營方面完善體系。
企業發展的各個階段都少不了銀行信貸的支持。而在通向資本市場的過程中,更少不了券商、律所和會計事務所等機構的大力支持和服務。在會場,相城金控集團與省擔保、券商、律所、會所等苗圃計劃中介服務機構完成了簽約儀式。
不僅如此,相城金控集團也與企業項目進行了融資簽約。2020年蘇州相城區金融產業發展對接會上,來自政府、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的嘉賓聚焦政銀企深層次合作,共謀相城區金融產業的跨越趕超。相城區將從金融機構招引、加快股權投資機構集聚、強化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研發應用、完善直接融資渠道、加強區域金融風險防控等方面,加快推進數字金融特色產業創新高地建設。
相城金控聯合中國股權投資市場領先服務平臺——投中信息共同策劃建立了“苗圃”企業的上市培訓體系。
(投中信息首席運營官歐陽洪亮介紹“苗圃”計劃培育課程體系))
投中信息首席運營官歐陽洪亮表示,“苗圃”企業的上市培訓的培訓時間為2020年10月30日—2021年10月20日。培訓頻率是基本上每月一次培訓課程,共計十次。地點是在蘇州市相城區,一般的課堂安排是每節課安排導師2—3名,企業學員100名左右。
“投中信息結合我們在私募股權投資行業平臺的優勢和資源優勢,匯集各路頂尖專家、學者、企業家、投資人、證交所、律所、會計師等資深專業人士,針對我們的上市苗圃企業CXO應該具備的綜合、專業素質進行精準的靶向培訓、答疑解惑、加速培優,為優秀創企上市之路掃清路障。”歐陽洪亮提到。
值得一提的是,減稅降費是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保持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的重要舉措。年初以來,面對極端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和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為了減輕中小企業面臨的壓力,保持市場活力,國家采取了積極的減稅降幅措施。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措施直達市場主體,實實在在減輕了企業負擔,今年1至8月份,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8773億元。
那么,減稅降負實操之后,市場都顯現了哪些趨勢?
(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聯辦財經研究院院長許善達作《宏觀形勢解讀和企業減稅降負實操》主題演講)
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表示,如今的增值稅制已適用于一般制造業的發展。但是,對于高質量、高科技、重資產企業,如今的增值稅制仍然是不適應的,還需要進一步深化制造業的改革。除此之外,許善達建議稱,如果把工商資本拿到農業中投資、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這會成為“十四五”和到2035年的一個重要投資領域。“我相信選好了項目回報率還是很高的。
優秀創企走向上市,是創業者與投資人共同的希冀。2020年,在科創板成功推出和創業板注冊制施行以來,中國資本市場可謂繁花似錦。很多優質上市企業的市值不斷高企。但當前中國資本市場的深化改革仍在繼續,這是機遇也是挑戰。
(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范力作《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分析與展望》主題演講)
對此,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范力表示,“今年創業板也是試行了注冊制,這使我們感覺,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的資本市場正在形成。這樣一些制度改革,為證券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蘇州金宏氣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向華作《科創板上市企業家分享》主題演講)
從創企的視角,相城區登陸科創板的優秀企業家——蘇州金宏氣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向華表示,創業者可以將上市當成階段性的目標。“如果創業者有夢想,想引領行業的發展,想成為行業的龍頭,我覺得就必須要上市。上市能夠帶來更多的資源,能夠為你吸引更多的人才加盟到你的平臺。”
(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中心資本市場服務區域主任傅諾作《科創板差異化制度解析》專題培訓)
在會議的最后,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中心資本市場服務區域主任傅諾對科創板差異化制度進行了解析,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專題培訓。
傅諾提到,資本市場深化改革舉措是現有五大板塊的一個改革的思路。現在基本上所有的最新政策紅利都是在科創板上實施的,包括試點注冊制已經延伸到并購重組,還有各種紅籌企業的回歸,也在加緊推進。
針對企業關注的“科創屬性”,傅諾將其總結為“3+5”。她解釋稱,“3”是普通指標,這個普通指標針對的是不偏科比較全面的企業。這個指標的要求首先是研發投入,連續3年占營收占比5%以上,或者是連續3年累積達到6000萬;其次是發明專利,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達到5項;最后是是營收復合增長率達到20%,或是最近一年營業收入達到3億。
本著持續聚焦企業發展、全力做好企業上市服務的原則,“經緯才略,金融賦能”相城區企業上市“苗圃”計劃還將持續1年進行剩余9期的培訓活動。主辦方表示,歡迎大家持續關注相城區企業上市“苗圃”計劃,為助推相城產業升級、繁榮中國資本市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