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寧夏灌溉綠洲水生態平衡與節水工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來寧視察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決策部署、加快推進沿黃生態經濟帶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為系統掌握寧夏灌溉綠洲水資源取、耗、排變化與生態響應規律,摸清灌溉綠洲節水潛力與生態健康控制紅線,明確未來節水發展方向與工程布局,實現寧夏水資源利用、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于2018年4月委托中國水科院啟動了《寧夏灌溉綠洲水生態平衡與節水工程實施布局》課題研究。10月12日,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召開座談會,聽取課題研究中期報告,提出下一步修改完善意見和工作安排。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王凌主持座談,自治區水利廳、農業農村廳、氣象局有關專家和委相關處室負責同志參加座談。
會上,中國水科院介紹了寧夏引黃灌區節水發展歷程及生態效應分析、健康綠洲評價及關鍵閾值研究、綠洲生態水文模型研發、維持綠洲健康穩定節水潛力評估等,并對重大節水工程實施布局提出了意見建議。有關參會專家圍繞課題內容優化、結構調整、思路對策等提出了修改意見。
會議一致認為,寧夏引黃灌區是“塞上江南”的精華地區,引用黃河水一直是灌區綠洲健康穩定發展的先決條件,用好寶貴的黃河水,是破解我區水資源瓶頸制約、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要通過灌溉綠洲水生態平衡研究,為處理好節水與保持生態綠洲穩定健康關系提供重要參考,為編制自治區“十四五”規劃《綱要》提供項目謀劃依據,為推進沿黃生態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創新思路。
下一步,中國水科院將根據本次會議提出的意見建議抓緊修改,盡早形成最終課題成果。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將積極穩妥推動課題研究向政策建議轉化,努力當好自治區黨委、政府參謀助手,為“十四五”期間農業、水利、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重大項目布局提供基礎支撐,推動引黃灌區實現水資源高效利用、生態環境健康穩定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