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嘉峪關市平安建設結出累累碩果,先后七次榮獲“全省綜治平安建設先進市州”榮譽稱號,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位居全省前列。
“平安建設的根本要求是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嘉峪關市始終用基層社會治理領域的旗幟——‘楓橋經驗’引領平安建設。”日前,嘉峪關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李亦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一語道破嘉峪關市平安建設取得優異成績的經驗。
“堅持黨的領導是‘楓橋經驗’的靈魂所在。近年來,嘉峪關市十分注重充分發揮基層黨建對平安建設的核心引領作用,從2015年開始,全市全面實施黨員‘亮旗’行動,有力推動了政法基層黨建工作制度化、標準化建設。走群眾路線是‘楓橋經驗’的不竭動力。嘉峪關市創新思路、多措并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充分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市公安局鏡鐵分局明珠派出所被確定為全省8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示范單位。”李亦軍介紹說,平安建設不僅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項和每個社會成員息息相關的民生工程,平安建設離不開有效的平安宣傳,要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多途徑、多載體、多形式的宣傳,讓平安建設進一步深入人心,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讓人民群眾像關心天氣預報一樣關心平安建設,實現平安工作人人參與、人人建設、人人共享。
近年來,嘉峪關市在平安建設中充分發揮群眾的首創精神和主體作用,堅持共建共治共享,有效防范和化解利益沖突,促進和實現利益共享,實現基層社會安定有序。
“基層基礎是平安建設的根基,要把握好基層社會治理與平安建設的辯證關系,既要上接‘天線’更要下接‘地氣’。” 李亦軍說,最近,市委政法委全體干部奔赴全市各區、鄉鎮(社區),頻頻走進相關部門、鄉鎮(社區)、村、學校、企業等,與基層綜治工作人員和群眾面對面暢聊平安建設,查找基層平安建設的問題和不足,共同總結經驗研究對策,讓大家深受啟發。
嘉峪關市始終用基層社會治理領域的旗幟——“楓橋經驗”引領平安建設。近年來,先后七次榮獲“全省綜治平安建設先進市州”榮譽稱號,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位居全省前列。
“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資源下傾,把資源、服務、管理放到基層,才能為更好地打造基層平安格局提供精準有效的服務和管理。”李亦軍說,今年以來,嘉峪關市進一步突出“基層治,則市域安”的理念,不斷健全基層工作機制,不斷探索筑牢基礎之舉,緊緊依托村、社區等基層單元,深化基層治理“四平臺”建設,推進資源整合,將預防化解矛盾風險作為工作指向,成功預警、防范和處置各類風險矛盾隱患,市域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交通事故、火災事故及生產安全事故等直觀反映平安狀況的主要指標持續向好。
平安建設永遠在路上,“楓橋經驗”的旗幟必須高高飄揚。李亦軍對嘉峪關平安建設躊躇滿志,他說,要進一步把“楓橋經驗”本質內涵的應用和推進平安建設、探索市域治理現代化深度結合起來,以服務嘉峪關城市建設為切入點,實現“楓橋經驗”戰略化;以市、區、鄉鎮(社區)、村四級“楓橋經驗”實踐中心(基層治理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為平臺,實現“楓橋經驗”實體化;以“楓橋式區、鎮(社區)、村”創建活動為抓手,實現“楓橋經驗”全域化,努力建設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平安嘉峪關。
李亦軍表示,要以開展政法工作大提升行動為抓手,持續在維護穩定上聚焦發力,在防控風險中補齊短板,在破解難題上改革創新,在政法隊伍建設上銳意進取,為全市高質量轉型發展、高水平全面小康營造了安全的政治環境、穩定的社會環境、公正的法治環境、優質的服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