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濂溪區委統戰部堅持把黨建引領貫穿統一戰線各個領域,牽線區內民營企業、商會組織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積極出謀劃策,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有效利用各村不同的地理資源、區位特點、產業優勢,助推了村級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2018年全區全面清除“空殼村”,55個行政村集體固定經營性總收入達2100余萬元,10萬元以上村達41個,200萬元以上村4個。
推行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濂溪區積極推進以股份合作為主要形式,以清產核資、資產量化、股權界定、規范管理、健全規章制度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徹底改變傳統的集體資產管理模式,將集體資產量化后以股份的形式劃分到個人,使集體資產看得見,摸得著,每年對增量部分進行分紅,讓全體村民共享集體資產所帶來的收益。十里街道黃土嶺村前期作為全省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的試點村,村集體每年的賓館、廠房、門面等租金收入達210萬元,為765名股東首次分紅股金113萬余元。
推廣農村光伏能源建設。濂溪區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提升村黨組織引領群眾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打造了以光伏發電為主導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依托光伏扶貧政策,興建村級光伏發電項目,發展光伏收益型經濟。目前,全區共建村級光伏電站項目5個,年收入42萬元,村集體收入21萬元,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同時,為112戶貧困戶分紅13.5萬元。
推進多產業融合發展。濂溪區充分發揮非公企業龍頭帶動作用、黨外人才智力優勢、黨外知識分子專業優勢,積極支持貧困村發展集體經濟的特色農業、果業、畜牧業等產業,形成“一村一品”產業格局,發展產業增收型經濟。圍繞瓜蔞子、菊花等主導產業,將村集體耕地和農戶流轉耕地統一栽植瓜蔞、菊花等經濟作物,既發展集體經濟,又帶動貧困戶和農村富余勞動力就近務工,增加貧困戶收入。2018年全區通過產業興村,為村集體經濟增收260余萬元。
推動閑置資產盤活利用。積極引導全區行政村盤點“三資”家底,對村集體所有的閑置辦公樓、校舍、廠房、倉庫、禮堂等各類集體存量資產,通過發包、租賃、聯營、合作入股等方式進行開發利用,實現了資產、資源再利用。部分村集體通過購置門面、廠房,整合閑置場所等資源對外租賃,聯合新建綜合服務大樓,盤活集體資產,增加集體經濟收入。2018年全區通過集體資產租賃帶來村級集體收入共計112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