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計算機實際性能 新技術金融產業應用提供思路

2019-10-24 13:19:27

10月18日,由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協辦的CNCC 2019“新興超算應用挑戰與機遇”論壇在蘇州金雞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近年來,以大數據和深度學習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迅速,傳統超算正在向新興領域深度擴展。超級計算與新技術融合要克服哪些困難?新一代超級計算機將如何滿足應用需求?10月18日,由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協辦的CNCC 2019“新興超算應用挑戰與機遇”論壇在蘇州金雞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本場論壇由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主任馮圣中研究員任主席,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員魏彥杰研究員任共同主席。嘉賓們分析了新型應用對于超算體系結構、軟件設計所帶來的影響,通過應用案例解讀超算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的關鍵技術,為超算全面支持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多領域應用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參考。

中科院計算所高性能計算機研究中心主任譚光明研究員發表了題為“高性能算法庫設計與實現”的報告。譚光明指出,伴隨著高性能計算速度的提升,高性能算法設計與優化面臨著利用并行性(并行墻)和開發局部性(內存墻)的難題。譚光明和團隊提出了面向眾核的滲透執行模型和基于機器學習技術的自動調優器算法調優加速及其優化庫,有效緩解了擴展并行而惡化的訪存瓶頸,使得高性能算法適應多種體系結構,從而提升高性能計算機的實際性能。

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葛蔚以“超級計算賦能化工過程模擬”為題作主題報告。葛蔚介紹了一種軟硬件協同設計的多尺度模擬方法,即通過離散與連續方法的耦合以及離散模型的粗粒化,實現不同尺度工業過程的準實時模擬。葛蔚表示,虛擬過程將是在化工及過程工業中實現工業4.0所設想的“數字雙胞胎”的重要可行途徑。

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國際開放基準測試委員會(Bench Council)執行主席詹劍鋒作了“AI測試標準:一個面向數據中心、高性能計算、終端和邊緣設備人工智能的測試標準及工具”的報告。詹劍鋒指出,在當前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時期,國內、國際上都缺乏統一的人工智能評測標準。這意味著缺乏統一的行業交流接口,政府、用戶、系統集成廠商和算法開發者無法評測所用的技術水平以及在國內外所處的地位。基于此,詹劍鋒和團隊推動建立統一的人工智能基準評測標準,完善人工智能產學研生態的建立。在報告上,詹劍鋒介紹了BenchCouncil 在數據中心、高性能計算機、IoT和Edge 四個領域的AI測試標準上的最新工作。

平安科技聯邦學習技術部總經理王健宗在題為“‘ABCDEFGH’助力數字經濟邁向智能經濟”的報告中介紹了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聯邦學習、圖計算七大智能技術在數字經濟邁向智能經濟中的作用。王健宗還結合全球金融科技形勢、“蜂巢”聯邦學習平臺和“蛛網”圖計算平臺,對七大智能技術及其在平安科技創新中的應用進行了說明,對新技術在金融產業中的應用提供了思路和參考。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左勝以“面向E級超級計算機的大規模并行電磁計算”為題作報告。左勝介紹了基于E級超級計算機原型機所開展的大規模并行電磁計算研究的情況,并重點給出高階矩量法、高階有限元等全波電磁算法及復數稠密矩陣分解算法的最新進展與應用案例。

人工智能、5G等技術發展與走向成熟的同時,超級計算機也正進行新一輪的技術革新。目前,我國E級超算系統研發正在穩步推進,深圳也將在2022年部署新一代計算機。中國超算正在經歷“機器拉動應用需求”到“應用需求推動機器發展”的轉變。未來超算的競爭不僅僅是速度,最關鍵在于應用。如何提升超級計算機應用創新,成為了重要的課題。

創建于2003年的中國計算機大會,是中國計算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學術、技術、產業交融互動的盛會,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十五屆。今年大會的主題是“智能+引領社會發展(AI+ Leading the Development ofSociety)”。

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于2009年獲國家科技部批準成立,是深圳建市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國家級重大科技創新基礎設施,是深圳作為創新型城市的名片。中心堅持以技術為引領、以市場為導向、以品質為追求、以服務為根本,在科學計算、工程計算、生物醫藥、動漫渲染、海洋石油等領域支持國家科技創新,成果卓著。中心是世界上最早布局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超算中心之一,2009年建立之初,就迅速組建了深圳云計算中心,聯合相關企事業單位,開展智慧城市等方面技術創新與服務。深圳公安云已經在為每一位市民保駕護航,深圳健康云正在努力削平醫療資源和服務的不均衡,深圳教育云將讓中學生來揭示AI的奧秘。目前中心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機構用戶超過2萬家,個人用戶超過1200萬人。

關閉
精彩放送